教育部今年推動第五屆「青年壯遊臺灣-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已有青年朋友陸續趁暑假展開公益壯遊旅行,民眾可以透過專屬網頁http://youthtravel.tw/taiwantrekker/了解全國各地實踐青年壯遊臺灣的行動。

no_image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自98年起辦理「青年壯遊臺灣-尋找感動地圖」活動,鼓勵青年發揮創意,以多元方式認識鄉土、行遍臺灣,經由壯遊過程與這片土地的人、事、物產生更深的接觸,突破過去思維,拓展視野,提升個人競爭力。青年署並鼓勵青年於壯遊過程中結合公益行動,貢獻個人能力去關懷在地,不僅更明瞭自身壯遊的意義與價值,並推廣公益壯遊精神讓更多青年了解,進而帶動公益壯遊臺灣風潮,促進社會環境正向改變。

目前就讀國立政治大學的林筱晴、林志軒組成「旅行一個夢」團隊,並以「轉身之後,夢想正歌唱」為主題,入選教育部青年署第五屆「青年壯遊臺灣尋找感動地圖」的實踐計畫,透過公益壯遊旅行,尋找臺灣各地擁有高學歷或工作曾領有高薪但卻放棄名利,選擇轉身返鄉服務的小人物,並將他們的生命故事藉由網路平臺的分享,繼續傳遞發揚,鼓勵青年返鄉逐夢。


團隊公益旅行的第一站來到宜蘭三星鄉,遇到了七年級生的鐵板燒師傅劉人元。劉師傅在今年年初回到家鄉宜蘭三星開設鐵板燒餐廳,曾經在知名餐飲集團旗下餐廳擁有多年豐富工作經驗的他,因為一場車禍決定辭去人人稱羨的工作,返回家鄉就近陪伴家人,並且獨力創業,用平價餐飲讓消費者享受頂級味蕾。劉師傅堅持使用當天的新鮮漁貨,並強調:「要讓消費者吃到臺北吃不到的美食。」在事業的顛峰期,他卻選擇轉身返鄉,放棄知名大企業發光發熱的機會。筱晴說,劉師傅的例子讓他們看到劉師傅對餐飲的堅持與熱愛,選擇返鄉,不代表放棄夢想,漂亮的轉身,一樣可以讓夢想發光。

團隊公益環島旅行來到東臺灣的太麻里鄉,意外遇上另一個轉身小人物,她是年輕、有能力與理想抱負的佳玲。她原在外地擁有一份穩定工作,八八風災後看到滿目瘡痍的家鄉,決定重返家鄉協助重建工作。今年六月份剛開幕的八八原民風味餐廳正是他們跨出的重要一步,佳玲笑著說:「這幾年在文化園區工作量很大、很辛苦,但很值得。」這條漫長的重建之路,佳玲堅持陪伴著部落居民一步步往前邁進,更重要的是把解決問題的能力傳授給當地居民,讓他們能夠逐日靠自己的力量重新站穩、再出發。筱晴說佳玲的生命故事,帶給他們勇敢的力量,堅持希望並實踐夢想。

「旅行一個夢」團隊藉由此次公益壯遊活動,除了深入臺灣特色鄉鎮,更帶回一個個轉身小人物的生命故事,讓這段青春熱血、真摯感動的旅程能與更多人分享,鼓勵青年返鄉就業。筱晴及志軒認為「旅行,可以讓我們的生命得到成長的養分」。教育部青年署今年共遴選50個青年團隊結合年輕人的創意和公益元素,在全國各地實踐青年壯遊臺灣的行動,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們到「青年壯遊臺灣尋找感動地圖」專屬網頁分享他們的感動故事。
http://epaper.edu.tw/news.aspx?news_sn=20306

 

arrow
arrow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