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工作,或許只是營生的工具,也可以是成就感的來源,更能昇華為通往夢想的墊腳石;結果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做的人懷有不同的抱負。把自己調整到最不傷神的機器人模式,終生庸庸碌碌,不帶感情和頭腦地執行指令,或是投入更多同理心和創意,與周遭的人串聯,尋求發光發熱的可能,不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間?

 

在北陸金澤開設螺絲工廠的半澤家,直樹的雙親全心投入工廠作業,工廠裡的工作看似制式而枯燥,但父親慎之助一直對自己的產品懷有夢想,更以輕量化的樹脂螺絲引以為傲。父親並沒有強迫直樹要繼承家業的束縛,但是卻慎重其事地告訴兒子:「聽好了,直樹。你做什麼工作都行,一定要珍惜人和人之間的交往,可不能做那種像機器人一樣的工作,千萬不要忘記這一點!」

慎之助不僅是口頭對兒子這麼說,當半夜被同行通知田工業倒閉,而支付貨款時限又即將到期時,父親沒有推諉迴避,直說自己會去和銀行交涉,並拚命彎腰道歉。當問題上門的當下,承擔責任,確實是第一個沉重的抉擇,因為它難堪而且還得處理善後;動腦筋想個理由推諉,或者乾脆一走了之,相對輕鬆省事,自私一點就能辦到。但是父親言行合一,他的工作真諦不僅止於賺錢,讓他挺直腰桿的,是對得起一干合作伙伴和灌注在樹脂螺絲上織造出的理想。

對照利字當頭的產業中央銀行行員大和田,按照多數銀行「晴天借傘、雨天收傘」的自保守則辦事,逼得慎太郎上吊後,前往吊唁之後還在如廁時談笑風生,絲毫沒有任何內疚不安。或許「機器人」一詞,已經不足以形容這種把金錢看得比人命重要的惡劣行為了。

對於一個初中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對於父親的這番教誨必定是懵懂的,一旦出社會工作,隨著人際間的利害關係接踵而來,半澤愈來愈能體會父親的意思,對於弱者也一直將此概念奉為圭臬。值得一提的是,半澤並沒有因此一時同情就浮濫撥款,不管是飯店還是機械工廠,他還是以「有可能收回貸款」為前提,積極幫助對方重整人事、開拓客源,甚至要求將商品申請專利保障利益,這些做法有時不能立竿見影,必須花時間談判、花心思磨合,但得到的往往是穩定的雙贏結果。達成工作目標的途徑不止一條,如果不能做到利人利己的圓滿、至少想想是否有不損人不損己的折衷方式,切莫專挑捷徑把未來的路走窄了,為彼此留一條生路,以免留下無法彌補的遺憾。

先看得起自己,別人才會正眼瞧你

「別做機器人」效應,不只作用在半澤直樹身上,還悄悄地改變了半澤同期進銀行工作的好友近藤直弼。自從被銀行「流放」至關係企業田宮電機之後,擔任會計部長的近藤,不斷地被同事和交涉的銀行奚落,做著可有可無的工作,他只是負責四處融資借款,根本碰不到公司的帳務,除了隱忍和退縮之外,近藤根本一籌莫展。直到半澤在劍道場上喚起了他的鬥志之後,一次在辦公室裡,他採取強硬的態度,喝斥了帶頭孤立他的經理課長野田以及其他看衰他的同事,終於拿到帳本,進而發現公司做假帳的內幕。

近藤質問了公司的老臣野田,野田滿腹委屈地說:「我只是被釘到柱子裡的釘子,掛在牆上的日曆還能每年換新,而我直到生命被扔掉之前都不能動彈,你能想像這樣的人生嗎?」藉此表明自己只是個受僱者,所提的建議又不被社長採納,久而久之就習慣隨波逐流。

這席話道出上班族最深沉的無奈與無力,能夠感同身受的近藤,卻沒有同意野田的說法,反而將半澤的家訓牢記在心,內化成自己的職場心法教訓了野田。的確,說「是」往往比說「不」簡單,但是,如果所有人面對所有事都只會說「是」的話,那工作就成了單純的執行;只是執行的話,機器人也可以。和主管意見相左是難免的,如果因為意見不被採納,而默默繁衍出自己只是枚爛釘子的喪志心態,別人如何還會想要倚重你?如此自我放逐的消極態度,無疑是提前為個人的職業生涯送終。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31038

arrow
arrow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