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自6/24起正式更名「思覺失調症」,期盼透過更換譯名,可以去除長久以來社會上對精神病人的偏見與錯誤認知,讓這些病人可以有健康的照護環境。

2_52263304_diary  

衛生福利部今天宣布,為去除精神病人汙名形象,即日起,「精神分裂症」一詞將更名為「思覺失調症」,讓社會長久以來對該病的偏差認知,能夠逐漸導正,並且提升有關病友的就醫率。

衛福部表示,台灣精神醫學會與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近年積極推廣「精神分裂症更換譯名運動」,並於今年5月2日辦理「我“思”故我在 讓“愛”覺醒吧」思覺失調症歷年創作聯展暨更換譯名記者會。

衛生福利部為呼應該項活動,於今年5月7日召開跨單位之研商會議,開始全面推動Schizophrenia中文譯名由「精神分裂症」更名為「思覺失調症」之相關配套事宜。

據了解,為了改善社會對思覺失調症的認知,日本花了七年的時間,於2002年成功將「精神分裂症」更換譯名為「統合失調症」,經宣導後,隨後兩年的相關統計顯示,其就診率提升20%到40%。

因此,參考日本經驗,衛生福利部積極結合民間團體及專業學會推動「精神分裂症」更換譯名活動,期盼透過更換譯名,可以去除長久以來社會上對精神病人的偏見與錯誤認知,也給予精神病人一個健康、公平的治療與照護環境。

衛福部指出,精神疾病只要尋求適當的醫療,一樣可以過正常的生活,如同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博士丹尼爾費雪(Dr. Daniel Fisher),雖然曾因為疾病症狀影響,但始終勇敢面對疾病的挑戰,努力尋找康復之路,並成為哈佛大學精神科醫師,更獲美國布希總統聘任為總統精神衛生委員會委員。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6/8760555.shtml

arrow
arrow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