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因為失眠,長期依賴安眠藥,導致藥量越吃越重,也讓身體出現了變化,對於失眠者而言,使用安眠藥或許最快最方便,但並非為改善失眠的最佳方式,應該尋求身心科醫師協助,對症治療才能有效改善失眠症狀。

140929-2  

失眠對症治療,擺脫依賴安眠藥。40多歲李女士多年來飽受失眠之苦,常趁身體不適就診時,請醫生「順便」開安眠藥,後來驚覺安眠藥越吃越重,產生依賴性,到身心醫學科尋求協助,才得知自己自律神經調節出問題,接受2個月血清素調節劑治療後,終於擺脫失眠糾纏。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李嘉富醫師表示,李女士經心律變異分析儀進行檢測,發現自律神經調節功能失衡,於是改以血清素調節劑治療,取代安眠藥,藉此穩定情緒,放鬆腦細胞,且血清素調節劑不像安眠藥會產生依賴性,可幫助患者改善安眠藥成癮問題。

李嘉富說明,自律神經調控人體主要內臟器官如心臟、氣管、肺臟、胃、腸系統,以及生殖功能,人能維持心跳、呼吸都靠自律神經。

自律神經又分為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前者使心跳加速、血壓上升、皮膚發汗增加、瞳孔放大、胃腸蠕動減緩。後者則使心跳變慢、血壓下降、瞳孔縮小、胃腸蠕動加快。當二者不平衡時,可能引起呼吸急促、緊張、精神無法放鬆,甚至失眠情形,許多患者常靠安眠藥助睡。

單獨服用安眠藥不是改善失眠的最好方式,也不是唯一方式。李嘉富強調,患者應尋求身心科醫師協助,找出失眠原因,對症治療,才不致對安眠藥成癮。此外,居家生活把握「健康吃、安心睡、快樂動」等三大好眠原則能改善失眠問題。

所謂「健康吃」指的是營養均衡。香蕉、牛奶、小麥、堅果類含有血清素的前驅物質「色胺酸」,有誘發睡眠的功能,可以多加攝取。「安心睡」則是民眾應學習透過簡單的腹式呼吸,幫助活化副交感神經達到有效率的放鬆。至於「快樂動」,則建議民眾保持快樂的心情,規律輕鬆的運動。

李嘉富說,睡前吸氣使腹部膨脹,吐氣使腹部凹陷,可有效放鬆情緒,當感覺不再口乾舌燥甚至唾液湧現時,代表副交感神經已活化。每週健走5天,每次30分鐘,速度維持再每分鐘100到120步,可以邊走邊說話,又不覺得太喘的程度,及可達到增強心肺功能及調節自律神經的效果,改善失眠困擾。

資料來源: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1,11&id=18302

arrow
arrow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