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新聞,耳朵聽到的,是誰要跟誰分手,誰先殺了誰,再自己了斷或逃亡;眼睛看到的,又是哪一個人,只因被瞪了一眼,便撂人來趕盡殺絕。我們會不斷地抱怨,社會變了,人心黑了,是甚麼在我們之間漸漸失去了。

體諒,是一個美德名詞,也是一個可以被訓練的能力,學習站在對方的角度看事情,就心理學來說,可以是一種同理心的展現。我們常被教育要互相體諒,但靜下來看,一輩子的光陰,我們所做的,為自己想的時候,真的比替別人考量的比例,來得多那麼一點點!曾幾何時,我們的美德名詞,變成只剩一個空殼子,只剩宗教或警世語中看得到的文字,而非生活實踐的行動力。

我常常跟家人說,看到路上一些乞討的人們,如果你決定要給他十塊錢,要記得蹲下來把錢「放」在他的碗裡,而不是「丟」在他的碗裡。這是一種謙遜的體諒,謙遜的是,我們向他求教人生的真實面向—「每個人都有可能會窮途末路的時候」;體諒的是,他會走到這個地步,必定有他過去不為人知的成長秘密(即使是放蕩不羈的青春歲月也是一種故事)。這是我與我的家人,共同滋養對人的同理心與體諒的開始。

花花世界中,每一個片刻都可以是同理與體諒的實踐機會。想一想,靜下心來感受一下,刀子刺入你肚子的撕裂痛,你就不會立刻要拿刀殺掉陌生的路人;問問自己,如果你的女兒被男朋友亂刀毀容,你是否會一輩子對女兒感到不捨與疼惜,於是你便不至於在雙方分手後,馬上威脅對方要對他不利;試試看,讓自己走路不穩,手腳不靈活,視力變模糊,你會發現那樣子的生活真不容易,對你們家老人家大吼大叫的情形,便不會在你的劇本中出現;如果你跟別人換個位置,盡力的體驗在他的角度是如何生活的,努力的想像他是如何變成現在的樣子,你對他的同理和體諒將會油然而生。

在心理學的訓練過程,曾經主張一個助人者,自己需要接受過心理治療,才能體諒一個心情困境的難處;在醫學的人文思維中,常有人在講,如果讓一個工作人員被插一次鼻胃管,之後他服務需要插管的老人家或病患,便會多一些溫柔的對待,也更容許病患的哀嚎。雖然這些表述,不見得在實務上如實操作,但是著實在提醒我們,同理與體諒真的需要一些練習,為自己和這個世界更溫柔的目標而練習。

下次當你再次發現社會變了,人心黑了,別忘了提醒周遭的人,是該撿回同心理與體諒美德的時候了!

http://www.sos.org.tw/lifeline-02.asp?ser_no=662

arrow
arrow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