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秋玲 臺北市第一女子高中教師】

我們從小相信助人為快樂之本,幫助弱勢更是理所當然,但是,當人們把貧窮視作天然資源時,他們就會維護這個資源,貧窮自然不會消失。而當接濟變成最大產業,涉及補助款、募捐來源與慈善機構的職缺時,面對這種狀似弔詭的共生結構,脫貧又如何可能? 事實上,沒有人會因接濟而致富,教導貧者求生的方法,補足他需要的環節,恐怕比每個月固定的捐款來的更有意義。

日前下午和學生一起聽褚士瑩分享從事NGO(非政府組織)工作的心得,講者很用心地扣合人社班學生的曲冰部落服務經驗,提出許多犀利而深刻的觀點,這些穿透社會服務或公益表象的針砭,讓學生感到相當沉重。我們都以為自己的奉獻很有意義,卻從未想過對誰有意義﹕是藉著弱勢者的不幸滿足自己有餘力付出的優越? 還是發自真心去關懷與自己無關的人事物? 有沒有非做不可的理由? 闡述信念不難,擁有情操才能真心無私。憐憫,向來是一種姿態,不是仁慈。

持續做一件小事就能變成很棒的大事。褚士瑩很認同北一人社班每年固定到曲冰社服的作為,相對於某些蜻蜓點水式的團體,只利用數天或假日讓一些人犧牲休息被他們服務,之後便音訊杳無,這種藉著消費對方的不幸以成就自我的高尚情操,價值何在? 到底是誰救助了誰? 哈佛教授邁可•桑德爾在《錢買不到的東西》一書中,曾提及金錢與正義的攻防,並非所有事物皆可量化交易,包括愛、同情與真理。物資與金錢的捐助也好,提供課業輔導與休閒陪伴也罷,若不能幫助對方找到幫助自己的方法,終究無法自主與長久。

服務如何永續? 怎樣可行? 與其進行參觀式的活動,以遊覽動物園的眼光凝視那些和自己不一樣的人,還不如叩問自己所謂服務的價值何在? 是利他還是利己? 褚士瑩以孤兒院的存在為例,帶領同學反思孤兒院的存在是否基於救助者的便利? 真正的主流不是應該把孤兒放在最接近原生環境的狀態嗎? 為何不是提供給親人金錢使其共同生活,卻隔絕聚集一批孤兒供人救助服務? 這是增加社會問題,還是解決社會問題? 就像當初南亞海嘯後捐助興建的組合屋,其實災民更希望利用那筆錢重建家園,而非住在異地的臨時房屋。關於救助這件事,到底是誰的需求被滿足? 而又有多少人真正聽到並尊重待助者的心聲? 賑災不該是藉此為自己積功德的手段,也不該是尋求被看見被報導的心態。

社區服務或社會公益亦如是。為了幫弱勢兒童拍紀錄片而決定零元環島募款,狀似愛心的行為,實增加許多人供吃供住的社會成本。在不增加社會負擔的情形下,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去進行改變而非消費弱勢? 甘地說﹕「成為世上你想見到的改變! 」如同東華大學讓當地原住民國中生體驗一日大學生活,讓他們自由選課、聽課,藉由多元課程與大學生角色的體會,去萌發升學的動機、驅動學習的渴望,然後未來的改變才有可能。

兩個小時的講座讓我深受震動,學生更是對種種迷思的顛覆與挑戰感到惘然,與黑暗。彷彿自己曾經的捐款與服務是無意義的,只是一種干擾,一種扣分。我承認這麼誠實而尖銳的質疑與反思,的確令人感到無力,但我們的孩子日後都有可能在不同領域表現卓越,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所謂能力越強,責任越大,如果今日的演講能夠在她們的心底蠢動,理解種種假愛心之名行利己之實的揭露,那麼,我相信今日許多失當的救助、無益的服務,甚至是虛假的仁慈都將被認真反省改正。讓該被照亮的角落能自己發光,讓生活艱難的人們得到自我救助的力量,讓仁慈兼具智慧,行動伴隨尊重,如果學生能懂得這些,便是用金錢也買不到的信念啟蒙了。

http://etweb.tp.edu.tw/epa/paper_show.aspx?EDM=EPS20141111084444NMM

arrow
arrow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