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陪伴孩子探索未來的同時,我們可能也常有不解與疑慮,很難確信哪一條路才是真正合適於她的,但若能參考以下教養守則,相信是可以避免幾個易發生的錯誤啊!

讓我先從兩位年輕人的故事談起,和大家分享當面對孩子生涯選擇時,父母該有的態度與調適。
一是原本主修大眾傳播的年輕人,因實習接觸到兒童節目,發現自己對幼兒行為發展極感興趣,興起改念幼教的念頭。然而周遭師長對她的選擇都很反對,因為這孩子也不是討厭媒體,也不是念不來,而媒體圈在一般人印象中也算是光鮮亮麗的工作,為什麼突然要來個生涯大轉彎?
另一位自小科學性向十分明顯的奧林匹亞常勝選手,考試升學一向暢行無礙,大家都認為若沒意外,他就是那種一路念到博士,然後走上學術道路的「人生勝利組」。哪知在大學期間,因為社團參與,竟轉而積極投入社會運動,成為親友眼中的「憤青」。父母雖然沒有阻止,但在言談中也不免流露幾絲擔憂與疑惑:「科學與社會,這兩塊領域南轅北轍,接下來的道路怎麼走才好?」
幫助孩子具備生涯選擇能力與動力的過程,無法一蹴可幾,這中間父母可以做些什麼?我想透過生涯發展的不同階段,剖析父母如何啟發孩子的生涯思索之路。

「生涯成長階段」的教養守則
在生理、心理、智能與社會性變化最大的零到十四歲,孩子藉由與父母、師長等對他影響較大的「意義他人」互動進而模仿學習,同時也透過生活經驗,了解周遭的環境與工作世界。這個階段可再細

四至十歲「幻想期」
(╳)嫌棄志向潑冷水
(○)鼓勵多角色扮演
幼兒自我認識約莫從兩歲開始,三、四歲逐漸學習團體生活,四到十歲可稱為生涯成長初萌芽的「幻想期」,此時與生涯發展最密切相關的活動,則非「角色扮演」莫屬。無論是玩扮家家酒,或是去商店、消防隊等不同場所參觀體驗,都是向外認識世界的啟蒙。這個時期孩子口中「我長大後要當……」的願望通常很天馬行空,往往只是代表某段時間接觸較多、他覺得很有趣、很有吸引力的事情,並不代表一定是畢生的夢想與志向。
在這個階段,建議父母要留意的是,切勿動輒把孩子的志願與「是否有出息」連在一起,也別因為孩子願望不是當太空人、醫師或大老闆,就脫口評價「好沒志氣」。

十一、十二歲「興趣期」
(╳)局限狹隘的生活課業
(○)提供廣泛的探索經驗
在國小中、高年級,建議儘量擴展孩子的探索面向,發掘不同興趣的可能性。若有機會走出課堂,實地參訪、戶外教學,多與達人分享、接觸,都是值得鼓勵的。尤其到了高年級,孩子對於要參加哪些夏令營、學哪些才藝會有意見,對於要如何安排假期生活,也開始有自己的主張。
不同於前一階段的浮面參訪,透過體驗式的各種活動,孩子對外在世界的認識可以加深加廣,只要是在嘗試、探索,其實都很好。父母千萬別看得太窄,如果永遠只允許孩子參與課業相關領域,從生涯發展的角度來看,等於早早就關上了探索興趣的大門,那就實在太可惜了。

分為三個時期:

十三、十四歲的「能力期」
(╳)對內缺乏內省觀照,對外缺乏認識想像
(○)能力興趣交會,探索逐漸聚焦
與先前階段的「廣泛探索興趣」相較,進入國中後,「能力」在生涯發展的重要性逐漸抬頭。換句話說,這個時期開始要審度「性向興趣」與「能力」是否相符,對興趣的探索得學習慢慢聚焦。
我輔導過的部分孩子,對許多領域都展現高度興趣,但為了興趣而深入精進相關能力時,就會發現這過程必然會有辛苦的成分,而不完全只是「有趣」而已。此時為人父母跟孩子都必須了解:若背後有興趣做支撐,中間那不太有趣的部分就會想辦法勉力忍耐,一旦跨過去就是海闊天空。
還有另一種極端的情況是,仍有不少國中生家長只把焦點放在學校課業成績,認為課外閱讀、或與課業無關的活動都是浪費時間。這樣的風險是,當孩子的生活圈除了課業外便一無所知時,就不容易對人生有什麼想像,當面臨生涯選擇的時候,很容易落入人云亦云、無所適從。

「生涯建立階段」的教戰祕笈
從高中到大學、研究所的十五到二十四歲這段期間,可說邁入正式職業的探索階段。此時父母更要隨時提醒自己:生涯教育的核心是「培育做決定的能力」,這個過程是提供「學習做決定的經驗」。與其單純將此視為「設定職業目標」,我更期待大家將此視為「為人生訂立生活目標」。以這樣的視野來看待生涯輔導,或許更能協助孩子達到學習謀生技能、認同職業價值,以及本身也能樂在其中的三贏人生。

這段過程,同樣可再細分為三個時期:

十五到十七歲「試探期」
(╳)只看重選擇結果
(○)重視選擇的過程
當進入高中職五專階段,父母要小心不要落入「過於重視結果」的陷阱。事實上,孩子思考與下決定的「過程」,才是此時亟需關注與建立的能力。
高中職五專階段最重要的,是能考慮自己的需求、興趣、能力、價值觀與機會,透過與學校師長與身邊親友的討論,以及生活中的實際參與,更深入且細緻的構築生涯想像。譬如無論是實習、志願服務或打工經驗,我都建議應與生涯規劃密切相關,而非只是填時數、蓋個章而已!
有時會聽到家長對填寫志願的孩子說:「你自己做的選擇就要負責喔,可別後悔,」似乎選錯了就會抱憾終生。但真的是如此嗎?面對現代和未來的多變社會,其實生涯教育有個很重要的觀念是:容許調整的自由度。
孩子生涯的揚帆啟航,一如哥倫布探訪新大陸的過程:手中沒有詳細的指引地圖,過程中也會經過許多小島,只是在心目中隱約有個想像的目的地。有一種情況是,內心原本想前往熱帶南島,但一路上卻覺得愈來愈冷。此時要不要回頭?這可以分兩種情形,一種是自己對寒帶氣候沒這麼討厭,於是想繼續往前走,有何不可?但若很確定寒帶大陸根本不是自己想去的地方,當然可以回頭!只不過回頭的「時機」我認為值得討論與思考。

就像剛開始啟航就發覺誤判,當然可以趕緊掉頭;但若已航行了一段時間,前方可見之處就有一座小島,我反而會鼓勵先航行到小島上,讓船隻補給足夠的油料、糧食後再進行下一段旅程。孩子是否要立即踩煞車、轉換下一個航道?還是念到一個段落後再轉向?我認為也可用同樣角度來思考。

十八到二十一歲「過渡期」
(╳)不准轉換航道
(○)允許調整彈性
在十八歲以前,若家長都有依循上述觀念陪伴,通常孩子會對自己有七成的認識與了解,到選擇大學系所時,大方向上多不致南轅北轍。然而,父母也要有心理準備的是,進入大學後,由於孩子會對科系的專業內容有更細膩認識,也可能因社團或交友圈擴大而產生不同價值觀,此時若他想在生涯的航道上左移個二十度,右偏個四十五度,我都覺得保有彈性是件好事。
我碰過不少個性順從的孩子,過去念書一帆風順,進入大學後才發現,以前籠統覺得自己數理成績不錯,但實際上可能是只有化學好,後來卻選了個需要物理很強的科系;或是可能出現另一種情況,雖然考上了旁人眼中的熱門系所,但在人生價值上根本不認為那是他想追求的方向。當碰到這些情況,我常覺得父母很需要成為孩子的後盾,支持他根據自己的能力與價值觀,重新調整未來的航道。

二十二到二十四歲「嘗試期」

(╳)以直線思維局限對工作的想像

(○)釐清工作不適應的問題與層次
到了研究所或初就業階段,孩子也準備尋找人生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在這過程中,不免會碰到「這份工作似乎不適合我」的自我懷疑。每當碰到這情形,我都會建議年輕人先釐清所謂「不適合」的層次:是自己能力做不來?工作內容不喜歡?人際關係處不好?還是根本價值觀不認同?找出真正原因,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比方說,有時歸根究柢問題是出在人際相處的智慧,這反而是職場的必修能力,不是一再換工作就能解決的。
再回到一開始兩位年輕人的故事。第一個傳播轉幼教的例子,平心而論,這兩塊領域其實關聯性還算高,甚至還能彼此幫襯:媒體訓練的口語與文筆技巧,有助於幼教現場的靈活溝通,即使未來走回媒體路,幼教的專業知識也能幫助製作幼教節目時更有深度。若將「媒體」視為傳播工具,「幼教」則是傳播的內容,如此的跨領域結合我認為其實是有加分的。
至於第二個例子,面對「能力」與「價值觀」要如何結合,或許會較難取捨。然而,那位談起物理眼睛會發亮的孩子,若畢業後聽從內心價值觀的召喚,成為從事社會運動的達人,老實說我也並不認為這樣的選擇是錯的,只不過這兩塊如何結合成一種「工作職務」,或許目前還無法明確想像。家長須能體認,生涯輔導的目的並非只是卡一份好工作,而是除了擁有謀生技能外,自己也能肯定這份職業的價值,這樣才能擁有豐富且具創造性的人生。我們怎知這孩子,會不會成為下一位以科技改善社會不公的沈芯菱?我們上一代或自己的生涯發展,大多呈直線進行,面對下一代我們至少可以做的是,不要用過去的直線思維來限制他們。在這段過程中,倘若孩子總是一而再、再而三想轉換航道,他需要的並非責罵或指責,而是需要回過頭幫助他,扎實走過這一段生涯思考的歷程。(採訪整理|李佩芬;錄音整理|高詩淋)

 

資料來源:親子天下

arrow
arrow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