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變涼了,雖然感覺不再濕熱,但乾冷的氣候很容易引發濕疹等過敏性皮膚疾病,中醫師建議,梨子搭配西洋參、麥門冬等中藥材燉成「秋梨湯」,全家大小都能喝,最適合秋天保健喔!


梨子是解秋燥的聖品。

大家感覺到秋意了嗎?不過冷涼的氣候可能使皮膚敏感、脆弱的人及老年人,出現皮膚乾燥、搔癢等症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醫師謝明憲表示,梨子是解秋燥的聖品,搭配西洋參、麥門冬等中藥材燉煮「秋梨湯」,全家大小都能喝,最適合秋天保健。
 
《秋季最適合養陰潤燥》
謝明憲醫師指出,中秋過後,進入乾冷季節,汗液蒸發快,容易造成皮膚搔癢症狀,甚至引發各種過敏性疾病,乾燥性濕疹便是秋冬最常見的皮膚病,還有異位性皮膚炎及乾癬,尤其中、老年人因皮脂腺與汗腺的活性逐漸萎縮,皮膚比較乾燥,容易發炎、搔癢、脫屑,近年氣候變化不定,預測今年秋燥及冬寒情形比去年明顯,民眾不妨利用此時「養肺陰」。
 
謝醫師表示,「養陰潤燥」一年四季都可進行,但從預防觀點及補養季節來看,秋季更適合養肺陰,因為養陰潤燥的食藥材大多滋膩,冬季比較寒冷,需要溫補陽氣,若過度服用養陰的食藥材,反而妨礙人體陽氣正常運行。

 

秋燥最易傷肺,最適合吃燉梨湯。

 

《秋梨湯,全家大小都能喝》
他指出,養陰潤燥的食藥材很多,常見中藥有西洋參、沙參、麥門冬、百合、石斛、玉竹、貝母等,梨、銀耳、甘蔗、荸薺、枇杷等食物也能清肺潤燥,尤其是梨,更是解秋燥的聖品,不過梨性質偏寒,腸胃虛寒、寒咳、嘔吐、大便稀薄的人不宜生吃,將一顆粗梨切丁後,搭配西洋參2錢、麥門冬2錢、沙參2錢、玉竹2錢、川貝2錢、枸杞1.5錢、枇杷葉1.5錢、炙甘草1錢、紅棗4顆加入2公升的水隔水加熱,燉成秋梨湯,全家大小都能喝。

《少泡澡、少用電暖器》
此外,日常生活也需注意,冬天少泡澡、使用乾性或敏感性皮膚專用肥皂、少用電暖器、避免接觸冷風,都可減少乾燥性濕疹發作;依個人需求選擇乳液、面霜、潤膚油、凡士林等,補充皮膚油分或防止皮膚水分蒸發,對改善皮膚乾燥狀況也有幫助。

 

資料來源:台灣好食材

arrow
arrow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