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Tube 上,中台科技大學醫技系孝親節「愛的大告白」,大一學生在教室裡撥打手機、打開擴音器,無預警的、大聲親口對最愛的家人說出「我愛你」。等待的過程中,看得出來他們的緊張、尷尬和難以啟口。

爸媽、阿公阿嬤們聽到告白後的反應更是經典,除了少數開心的呵呵笑、回答「我也愛你」之外,更多的反應是不解(為什麼?今天又不是我生日、也不是愚人節)、不相信(神經啊?你吃錯藥啊?打錯電話了吧?)、以為孩子別有用心(你沒錢了嗎?你幹什麼?老師叫你講的?),甚至有的擔心孩子要離家出走或去自殺!一位男生掛斷電話鬆了口氣,但仍然害怕那親密連結的效應,「講完這句話,兩三天不會回家!」

為什麼害怕親密關係?沒有過程、突然而來的一句「我愛你」,的確會讓人錯愕。許多家庭有愛,但互動模式不佳,彼此很想接近,卻不知道如何建立更親密的關係。很多人會對自己的孩子說愛,但無法對父母啟齒。也許我們以為父母一定知道,不需要直接講出來;也許表達愛意,從來就不是許多家庭的溝通方式。但有時無話可說或言不及意,卻把家人隔離在寂寞中。

「親密的力量很強大,」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黃迺毓,鼓勵想要破冰的成年子女,勇敢跨越這一步。「沒有人不喜歡聽別人說『我愛你』」,她說,「有的父母聽了老淚縱橫,因為他自己說不出口。」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和機會做這樣「革命性」的舉動。而且「不要期待一推出就受歡迎,」黃迺毓提醒,甚至要做好心理準備,預期最壞的反應,例如:嚇到父母、被認為可笑等,否則可能會受傷。只要跨越自己的心理障礙,對父母說出我愛你,必定是個祝福、成為生命的養分。

對父母說出「我愛你」的時刻和方式因人而異,但絕不能是「正襟危坐」的告知。

《親子天下》的採訪對象一致建議,一步步來,跟爸媽做一些他們喜歡的事,在那種情境下講些平常不會說的話,比較容易。試試以下五個方法:

方法一,公開表達愛意和謝意

黃迺毓有個上過親密工作坊的女學生,想要改善自己和父親的關係,把想對爸爸說的話錄下來,在自己的婚禮上播放,全場爸媽的朋友感動得哭成一團。這位學生一年後分享,爸爸比較不怕表達感覺了,和媽媽的關係也有了改善。或者像卓越藝術傳播基金會牧師黃國倫,在公開場合(演講),或跟其他長輩、父母朋友敘述時,感謝或紀念父母為他所做的事,不論父母在不在場,都接收到子女感佩的訊息。

方法二,寫信或寫卡片表達感恩

有的父母真的不懂,也不能適應成年子女用言語或肢體表達的愛意,「那就用寫的,」黃國倫建議。他曾經長年在美國生活,觀察到華人對愛的領會度不高,但是「如果你表達敬佩、感恩和謝意,父母就看得懂也聽得懂,」他分析。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子女寫信或卡片給父母,為他曾經做出的付出和犧牲,表達尊敬和感恩。黃國倫建議,寫的時候愈詳細愈好,例如,幾歲時父母做過哪些事、對你有哪些影響,然後訴說你對他的感激,「對父母來說,那就等於愛。」

卓越藝術傳播基金會常舉辦婚姻家庭講座,要求子女、父母都彼此寫信表達,黃國倫肯定書寫的有效,很多時候兒女會感動流淚。

方法三,邀約散步或做父母喜歡的事

人都會害怕劇烈的改變,因此花時間陪伴父母做他們喜歡做的事,才有機會打開僵硬的關係。黃國倫曾經害怕父親的威嚴,而與父親疏遠。出國讀書後,父親想改變互動模式,但他靠近時,黃國倫卻很不習慣。兩人曾一起生活,吃飯、開車都不講話。有一天父親邀約散步,因為不知道要講什麼,兩人一路都沒說一句話。這種尷尬的散步持續了一陣子,「走到有一天忘記在跟他散步,不小心就打開話匣子,」黃國倫回憶。

解決和父母疏離關係的方式,就是多花時間多相處。雖然相處品質很重要,但是黃國倫強調「沒有量就沒有質」,有足夠時間相處,就會有話題出來。「要改善關係就要多給機會、多花時間,」他真心建議。

方法四,傾聽父母的生命故事

這是增加話題多樣性的最好方式。體會父母曾經歷的困境與心情,將他們還原為一個人,更可以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無奈。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或許有些不愉快的經驗,好像陰影,但是陰影和光面並存,成長才立體化,才有深度。接納父母,也才能真正接納自己。

方法五,轉化心境

只要有心想改善和父母的關係,真正去了解、感激、支持父母,轉換了心境,也許就能用不同的角度去看過去不能忍受的相處模式,而產生不同的意義。年節是家人團聚、感恩的時節。如果害怕那應該很親近、卻很疏離的距離,厭惡年復一年不變的儀式,也許可以在陪伴父母看電視、打麻將、或給一個大紅包之外,嘗試清楚表達謝意和愛意,那將是給父母和自己最好的禮物。

【完整內容請見《親子天下》20111月號】

 

內容轉載自:http://lifestyle.msn.com.tw/ViewA16619.aspx

arrow
arrow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