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保有學習熱忱,不被分數左右,能自己追求事情真相。」空軍機械學校出身、與朋友一起打造「機器人創造力中心」的李易霖,將這番教育理念落實其中,不讓家長把焦慮傳承給下一代,更為提升孩子的快樂指數而努力。

積木遊戲 拯救資優生

李易霖的成長經歷獨特,幼時父母忙工作,生活空閒到足夠他大作白日夢,卻也因此學會時間管理和自製科學玩具,聰明又獨立,國中考進基隆的資優班;畢業後從軍,隨部隊輪調桃園、新竹、花蓮,看遍城市興衰;退伍後從商,兩岸往返,培養國際觀;婚後創業,以維修起家,專接別人修不了的電腦,再做到成人電腦教學,對教育感觸深;及至孩子出生,對未來的教育環境憂心,才起了自辦教育機構的念頭。

「當時積木遊戲在國內興起,歐美也風行,我想為孩子找科學營隊,卻發現經銷商幾乎都退出市場,因為台灣的生態太不適合不以成績為重的思想。」他與太太劉靜芬、好友商議,逐一拜訪第一代引進遊戲的人,然後一起創辦機器人創意機構,提供有需求的孩子相關課程,李易霖夫婦先後任理事長,九年過去,基隆、台北都有他們的教室。

教學時,李易霖總會煩惱「資優生」的未來,他說:「我感同身受,那些成績好的人,做事比較容易達到目標,但是太少面對挫折,遇到瓶頸,選擇的往往是自我放棄。」有孩子考上數理資優班,因為同學個個是精英,無論怎麼努力永遠倒數,灰心到從學科表現級數一百人中的前三、四名掉到一、二十名;還有資優生考入末流高中,墮落到被記三大過才罷休,「所以一味追求成績,卻把自己弄得鬱鬱寡歡,如果還傷害自己或傷害別人,這樣的栽培對社會、對孩子有什麼意義?」

引導教學 做有用的人

抱著改變傳統的死板學習,他們以積木為媒介,從堆疊到建構,讓小朋友的想法具體成形,由簡入繁。值得一提的是,創意不是授課初衷,如何發表作品及分享才是,李易霖解釋:「能與人順利溝通才是出社會後順遂的關鍵。」因此積木遊戲的宗旨在培養心性,而當思想豁達、溝通能力滿足了,老師還會引導孩子建立同理心,讓他們成為對社會有價值的人。

對教學者來說,最開心的事莫過於看孩子成長。

在說長不長的六、七年間,李易霖等人發現孩子變得積極了、處事能自主、願意冒險並勇於嘗試錯誤,更欣慰孩子與家長的距離愈來愈近,但也有讓他們哭笑不得的事:被孩子磨鍊出裝瘋賣傻的本事!他說:「如果老師太聰明,孩子會等著被引導,學習被動、被制約,所以裝瘋賣傻與適時鼓勵成了我們必備絕活。」

有孩子嗆他:「你長的真醜。」他馬上大笑:「要不是你提醒,我還不知道自己醜得那麼可愛。」讓孩子無言以對,李易霖分享帶孩子成功的祕訣:「千萬別讓他們摸清你的深淺!」現在的孩子太聰明,會用各種方式試探大人,把弱點當成要脅大人順從的籌碼,「所以每次他們對我用激將法,我都會忍住,不讓他們知道我的情緒會受什麼話語影響,而在我順著他們的話自嘲一番後,就不敢繼續搗蛋了。」

體悟因緣 樂當大家長

對李易霖來說,教學也是磨練心性的方法,所以一直在修正自己的缺點,有時候關卡過不去就研讀佛經,化解執著、平復心情。接觸佛法讓他明白了因緣的奧妙,他說,教學就是緣分,藉著孩子與各類家長溝通,為他們建立正向家庭則是更多的緣分,「人生的目的不也是持續累積緣分、感受緣分嗎?」

相較年輕時的逐名求利,年過半百後更能明白因緣具足的意思,原來平時多累積福報就會要什麼有什麼,不需要刻意去追求。現在,工作不再爾虞我詐、不用承擔未知風險,可以真心過日子、沒有任何負擔,不只有顆年輕的心,還能過足父親癮,參與每個孩子的「長大流程」,教過的第一批孩子已經上大學、讀研究所了!

資料來源
1.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448084

 

 

arrow
arrow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