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誕生最重要的一場戰役


促使清朝皇帝退位,建立中華民國的一役則是 國父領導的第十一次「辛亥革命」(武昌起義)。


因為武昌起義是在農曆八月十九日,以陽曆推算起來,正是十月十日。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特殊而且值得紀念的日子。因此政府特別訂定這一天為「國慶日」,也稱為「雙十節」。


1911 的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一場發生在清宣統辛亥年(1911年),是一場推翻了清朝君主政體,建立共和政體的革命。這場革命最終顛覆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長達2000多年的帝制,開啟了民主共和新紀元。在中國農曆的干支紀年法中,1911年為辛亥年,故稱爲辛亥革命。

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由1911年10月10日爆發武昌起義,至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這一段時間的歷史。辛亥革命另一種廣義的用法,指自清末開始中國出現的連場革命運動,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滿清統治結束為止。

                 
國情

1840年發生的鴉片戰爭,一般認為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中國長期的閉關自守終於被迫劃上句號。國內部分官員及知識分子開始明白不變革並不足以應付中國千年未逢的挑戰。1860年代至1890年代(同治至光緒初年)的洋務運動,是一場由清室自發的改革。其重點為改良生產技術,透過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和生產方式,試圖以興辦工商業來加強中國的國力。然而中國在1894年的甲午戰爭再敗於日本,顯示只限於技術層面的洋務運動,並未能根本改變中國的落後。

康有為,維新派成員之一

自1895年的公車上書,國內開始出現民間問政的風氣,在知識份子中普遍出現要求更深層的改革。當中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物成為維新派,主張在體制內的改良,提倡效法日本及俄國,在皇權之下大幅改變政治及社會制度。維新得到光緒皇帝的支持,而得以在1898年開展戊戌變法。但是進行103天以後,因清室內保守勢力發動政變而告流產。部份維新人物流亡海外後,主張繼續維持皇室;實行類似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度,將政治實權逐漸交出至民選政府,主張這種變革方法的當時被稱為「保皇黨」或「立憲派」。
在義和團事件及八國聯軍的打擊下,在民主形勢推動下,以慈禧為首的清政府開始推行康梁在戊戌變法中所提出的改革方案。其中影響最大的政策,是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廢除了延續一千三百年的科舉制度,開始興辦新式學堂。到辛亥革命前,全國已經有6萬多所新式學堂。廢除科舉後,大量以參加科舉謀求官職的傳統文人失去了出路。

此外,清政府於1906年9月1日宣佈「預備仿行憲政」,頒佈《欽定憲法大綱》。即立憲運動。

其後各省選出了以地方士紳為主要成分的諮議局代表,這些各省的實權人物,要求清政府加速推行制憲,成立內閣,但屢為清政府所阻。而宣統三年(1911年)5月所成立的內閣竟然是以慶親王奕劻為總理大臣,13名內閣成員有9名是滿族,7名是皇族的皇族內閣,更使立憲派人士大為失望。也因此種下在武昌起義之後,各省的士紳由支持立憲轉而附和和支持革命。

清朝末年,以八旗、漢人綠營爲主的舊式軍隊已失去戰鬥力。平定太平天國時主要倚靠的是已是地方武力。甲午戰爭後,因舊式軍隊已落伍,加上為免兵權旁落,清政府於1901年年起決定對陸軍進行全面改革,計劃在全國練新式陸軍36鎮,以取代八旗、綠營及地方的防營。當中北洋新軍6 鎮直屬朝廷,由袁世凱所編練的「新建陸軍」擴編。其餘各省亦由地方巡撫、總督負責編練新軍。爲了培養新軍的軍官,各地開辦了許多新軍學堂。部份地方的新軍(如張之洞主持的湖南)大量起用為留學生為軍官;相反北洋新軍中留學生極少。

反滿思潮

滿漢問題,在清初長期的盛世、文字獄的壓抑以及薙髮制度的影響之下,到了清中葉的思想中,已經幾乎不成問題,絕大多數的漢人對於統治者為滿人一事已不甚在意。但隨著清朝統治的日漸衰弱,首先在太平天國革命中,開始再度引出了滿漢問題。到了1890年代以後,排滿思想更是再度大興,明末遺老的著作成為當時人的重要思想資源,例如原本並不著名的王夫之的著作在清末重新被發現,成為當時知識分子們的重要讀物。許多革命人士更是藉反滿思潮來鼓吹革命,最著名的反滿宣傳著作如鄒容的《革命軍》等,對於年輕的革命參與者們造成很大的影響。雖然一些革命家如孫中山在種族革命之外,所強調的是政治經濟等方面的改革,但清末革命最主要源動力仍是排滿反滿的思潮。

但在推翻滿清後,口號也迅速地從「打倒韃虜」改為「五族共和」,以求統一分崩離析的中國。
 


武昌起義 :

1911年10月10日(農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中國武昌發生的一場旨在推翻清朝統治的兵變,也是辛亥革命的開端。黃花崗起義失敗後,一部分革命黨人(共進會和文學社)決定把目標轉向長江流域,準備在以武漢為中心的兩湖地區發動一次新的武裝起義。武昌起義的成功發動,使中國各地陸續響應革命黨人推翻清朝的訴求,最終結束了中國兩千年的帝制政體,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是亞洲和中國走向民主共和的開端,在中國歷史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辛亥革命 :

是指發生於中國農曆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文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後這一段時間中國所發生的革命事件。辛亥革命廣義上亦可指自19世紀末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滿清統治在中國出現的連場革命運動。

作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的帝制,開啟了民主共和新紀元,使共和觀念深入社會中上層人士思想中。作為民族革命,辛亥革命的成功也對中國國內的民族關係及同時期亞洲其他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產生了重要影響。辛亥革命前後的一系列事件不僅結束了此前立憲派實行君主立憲的努力,而且對此後中國憲政與法治發展,中央及地方政治,中央與地方關係,中國各民族間關係等都起到了關鍵的影響。

   

資料來源:

http://www.uwants.com/redirect.php?tid=12654465&goto=lastpost

武昌起義 http://zh.wikipedia.org/zh-hant/%E6%AD%A6%E6%98%8C%E8%B5%B7%E4%B9%89

辛亥革命 http://zh.wikipedia.org/zh-hant/%E8%BE%9B%E4%BA%A5%E9%9D%A9%E5%91%BD

arrow
arrow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