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大約一萬元的材料成本,就可以完成一套「三室兩廳」的空氣迴圈系統,每天耗電僅約半度。復旦大學陳良堯教授在自己的家中進行大改造,當霧霾天氣令大家擔憂不已時,教授的家中卻因為有會呼吸的房子,不只在霧霾時節空氣流通,更已經14年不曾開窗了!

只要2000元人民幣左右的材料成本,就可以完成一套三室兩廳居室的空氣迴圈系統,每天耗電僅約半度。連日來的霧霾天氣令市民擔憂不已,記者在復旦教授陳良堯的家中,體驗了一把他自己設計改造的「會呼吸的房子」。

 

68歲教授自制通風系統

根據新民網報導,裝修得並不豪華,但精緻的擺設和柔軟的地毯,卻透露出主人對生活質量的講究。除了乾淨整潔,室內的空氣中也沒有一絲異味。『如果有客人在家裡吸煙,一小時後煙味就沒有了。』向記者談及這套在14年前DIY的自動空氣迴圈系統,68歲的陳良堯臉上透出的是滿滿自豪。

『當時就想著能夠改善一下居住環境,但大陸國內也沒能找到類似的服務,於是就藉著自己的專業,設計了這麼一套系統,最後交給裝修隊去完成。』陳良堯是復旦大學光科學與工程系的教授,曾經在美國工作和生活過,1999年買下了這套三室兩廳的高層公寓房。『簡單來說,就藉助密封和室內負壓的原理,是把家裡空氣抽出,再把新鮮空氣吸進來。』

如此一套自動系統,用材卻出奇簡單。『總長約20公尺、直徑100-150mm的PVC管,兩個靜音馬達,1個計時器,還有就是濾網。這些東西放到現在也沒有漲價很多。』陳良堯表示,僅上述材料的成本在2000元左右,再算上管道裝飾和加裝塑鋼窗,總花費也在7000元左右。

 

14年不用開窗通風

記者看到,這套公寓的餐廳和三個房間內共設置了4個進風口和4個出風口,所有的通風口均為木質複合板製作,並設置了多個通風的小圓孔,其中放置的濾網起到阻隔污染物的作用。整個迴圈系統一般設置為兩小時工作一次,總進風口被設置在西南房間的一側,所有管道外則進行了包裹,經過粉刷後與原有的牆壁融為一體。

此外,驅動整個系統的兩部靜音馬達被放置在兩個衛生間的扣板的上方,計時器則位於進門位置的鞋櫃的暗隔中,如果不是陳良堯教授一一揭秘,環顧整個房間很難發現這套系統的存在。

為了驗證正在進行的空氣迴圈,陳良堯取來一張紙巾放在垂直的進風口,之間手鬆開後,紙巾依舊被牢牢地吸附在風口上。

就是依靠著這套系統,陳良堯巧妙地打造出了一套『會呼吸的房子』,即便終年門窗緊閉,14年中極少打開窗戶,室內依然空氣常新。『身邊的一些朋友也受到啟發,來藉鑒我的這套系統,但總體來說,新房裝修時一並安裝是效果最好的,這樣不會讓管道破壞房屋的美觀。』

 

呼籲民用建築普及

陳良堯教授表示,自己這套自動通風系統所採用的原理其實並不新,如今在大劇院、醫院、辦公樓等公共建築均有應用,但在民用建築方面卻依舊非常有限。

『如果要加以推廣,就要針對民用建築低層高等房屋特點進行專門設計,既要滿足居住需求,又要控制在合理的成本。此外,工程還要盡量易於操作,裝修隊則需要進行一定培訓。』陳良堯建議,政府部門和建築行業可以推進這種建議通風系統的普及,把通風管道和水電煤管道作為標配進行配置,在房屋建設階段就將通風管道排入,如此花費的成本極低,作用卻非常顯著。

 

文章來源:今日新聞

arrow
arrow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