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也就是今年六月底,有一名年約80歲,從新竹隨團到花蓮縣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遊玩的彭阿嬤,在山區失蹤4天4夜。向同行友人表示要上廁所後便音訊全無。後來彭阿嬤黃金72小時內歷劫歸來,語出驚人的說:「是被1名撐紅傘、穿紅衣的小女孩牽著走到被發現的地點,就一直待在該處,5天以來累了就休息、渴了就喝溪水,才撐過了這5天.....」、「每晚都有1對老夫婦來找我聊天.....

此類的新聞於近年來常發生在山區走失的年長者,多為走失不久後又從搜索過的某處突然出現,但大多已呈精神恍惚而被人發現,而其走失期間所見所聞,常被大家穿鑿附會至臺灣鄉野傳說。  

預覽影像無論是否是團體至山域踏青或多日的登山行程,過於輕忽團隊行動的紀律,往往易被大自然的奧妙及氣候等因素而迷失,若加上如未攜帶相關應急裝備,面臨疾病、受傷、動物攻擊、迷路、失聯、急難救助,或於山域活動中之其它意外事故時,更易造成生命危害。

預覽影像

表 1 直轄市、縣 ( 市 ) 消防機關102年執行山域意外事故救援原因統計

臺灣區域地形多山,3,000公尺以上高山超過200座,每年約有150件~ 200件山域意外事故發生。有關單位調查民眾山域活動發生事故的原因,最主要的4項因素羅列如下,請大家下次出遊前務必先針對這些項目評估並準備妥當,再行入山:

(一)   民眾未依規定申請入山

現行民眾進入高山型國家公園或山地管制區,常未依規定進行申請,致管理單位無法據以審核及要求攜帶所需裝備器材,於發生意外時難以自救,救援單位無法獲得待救者定位及聯繫,增加救援困難。 

(二)   民眾未能組團而獨攀或中途脫隊

目前許多山域意外事故救援案待救者多以2人、獨攀或中途脫隊等居多,過程如發生意外無法相互照應,減少黃金救援時間。

(三)   民眾攜帶裝備不足

相關山域意外事故救援案件待救者雖有登高山經驗,但容易以輕裝攻頂而忽略自身安全裝備,導致後續缺乏受困自救能力,加上因迷路致裝備不足造成危險。

(四)   山區天象變化快、地形複雜、範圍大

由於氣候異常極端致天象不佳,加上山區環境路況惡劣容易大霧、大雨,地區範圍又大,難以確認受困者位置,亦危及救援人員自身安全。

預覽影像

直轄市、縣 ( 市 ) 消防機關102年執行山域意外事故救援統計資料 ( 單位:件 ) 

預覽影像

102年山域意外事故案件中被救援者傷勢狀況分析 ( 單位:人 )

預覽影像

102年消防機關接獲山域意外事故救援案件原因比例分析 

由上述分析資料可知,對於一般只是至山林風景區踏青或溯溪的大眾而非專業登山客,迷路及失聯為登山意外事故中最常見案例,團體行動是最能避免這2項情況的發生。諸如像本文中彭老婦人的案例亦是如此。雖然我們不明白彭老婦人一開始不明就裡的脫隊,究竟是什麼原因使然,但在不熟悉的山林區活動,那怕只是製造出1~2分鐘1人獨處的時間死角,都有可能讓自己和隊伍的距離越拉越大而造成迷失,在此提供給各位民眾夏日攜伴出遊至山域時的參考。

資料來源:http://www.moi.gov.tw/chi/chi_news/news_detail.aspx?type_code=01&sn=8595

 

arrow
arrow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