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不該是人與自然之間的一道牆。日本建築師伊東豊雄,近年在自己的作品與私塾中,不斷思考與實踐建築對人類的意義,試圖掙脫商業主導的舊價值。

伊東豊雄 我希望瓦解建築

 

七十四歲的日本建築師伊東豊雄,可謂台灣人最熟悉的世界級建築大師。從高雄世運主場館、松菸誠品、台大社科院,到台中國家歌劇院,這位普立茲克獎得主近年來在台灣從南到北,實踐他對城市空間的想像。

「我希望把建築瓦解掉,讓它就像一個自然生長出來的東西,」伊東豊雄日前來台參加幸福空間亞洲設計獎頒獎典禮,除了專題演講,同時接受《天下》專訪。
作為一位亞洲建築師,伊東豊雄一生總是在思考,如何超越現代主義建築,把人們從建築建立的秩序、陳規中,解放出來。

他曾在二○一三年獲得普立茲克獎時發表感言,認為那些遷移到城市裡,夢想著自由和富足生活的人們,已經失去了往日的意氣風發,成了許多孤立的個體。因為現代主義的建築風格在人與自然之間樹立了一道牆,以科技創造了和自然沒有聯繫的人工環境。他甚至反問,「我們自己能為人類的自由做些什麼?」

如果現代主義的建築堅持用技術征服自然,那麼曾在二○一一年經歷日本三一一大震的建築師們,多半都更明瞭,如果人類不對自然謙卑,將會被自然背叛。伊東豊雄曾帶著事務所同事趕往災區,和災民一起建造臨時住宅,也讓他更加反省:「我過去創造的建築,有何意義呢?」

 

解放上世紀的舊建築思惟

在世界各地都有建築作品,但伊東豊雄從不掩飾自己對東京過度商業化的城市發展,感到失望。即使已經七十四歲,他仍雄心壯志,想要改變愈來愈保守的日本社會。他不但把精力放到大城市以外的地方,拿下日本中部小城鎮岐阜市市民活動媒體中心(Gifu Media Cosmos)競圖案,花四年時間在今年十一月落成新作,讓眾人再次驚艷;也開始致力於「開啟建築的明日機會」,四年前起在東京設立「伊東塾」(Ito Juku),並在瀨戶內海大三島上的伊東豊雄建築博物館,開辦私人建築學校。

蓋了十年的台中國家歌劇院,被伊東豊雄自己視為他在追尋美麗空間和獨特建築(architectural uniqueness)上的代表作品,但幾乎沒有直線、挑戰垂直交叉的曲面設計,在工法上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難,也讓他深切感受到,即使電腦技術再進步,很多施工技法還是要靠工匠來完成。「如何優待和傳承這些工匠的手藝,這和電腦技術發展一樣重要,」伊東豊雄曾這樣告訴亞洲大學講座教授劉育東,表明他決定開辦伊東塾的心意,在於感受到大學裡的現代建築教育仍是二十世紀的思惟,不符合二十一世紀的當代需求,因此該做一個考慮建築和自然融合的小私塾,和年輕人一起思考建築的未來。

甫落成的岐阜市市民活動媒體中心,其實最重要的功能在於圖書館,伊東豊雄在空間中設計了十一個大大小小的「球狀罩子」(globe),營造彷彿家一般小房子的感覺。同時,球狀罩子具有換氣通風功能,也利用附近河川的地下水來調節地板溫度,達到冬暖夏涼的作用,讓結構與設備完美結合。這個新建築深受當地民眾喜愛,週末能吸引五、六千人前往。從小在湖邊長大的伊東豊雄,像是從不放棄在大自然裡尋找人類的自由,他喜歡像岐阜這樣的地方鄉鎮,喜歡從經濟、商業價值裡掙脫出來的自由。

 

建築作品的耗時、耗能,帶給伊東豊雄思考,他最近的體悟又是什麼?以下是專訪摘要:

台中國家歌劇院最主要的元素,就是它是一個不像建築的建築。因為現代建築常給人帶來壓迫感,但我希望把建築瓦解掉,讓它像一個自然長出來的東西。我希望人們進入歌劇院時,能有好像在洞穴裡聽音樂的感受。可以每天來,很自在,有人演講、表演,有人散步、喝咖啡,有人走上它的屋頂,在那裡開個小小音樂會。

你去看一棵樹的生長,總是很自然地發枝、發芽,跟著樹枝往不同方向長出去,你在全世界絕對找不到一棵一模一樣的樹。但現在的建築都是非常水平、垂直的思考,我想我們應該有很自然呈現的建築。所以台中歌劇院就像一棵樹,在其中你找不到一個一模一樣的空間。

建築經常把人們與外界環境隔絕起來,但我在岐阜市市民活動媒體中心的設計,是把戶外的空氣、水、陽光帶到裡面,你在室內可以呼吸到戶外的氣息,感覺就像在戶外一樣。

 

photo

日本岐阜市市民活動媒體中心的球狀照設計,不但具有節能減碳功能,也形成各自的閱讀空間。(flickr@snotch CC BY 2.0)

 

對我而言,現在在思考建築時,感覺就像整個打開了,會去更廣泛地尋找建築的要素。形式、材料、結構,甚至是和誰一起做。現在對我有吸引力的案子,可能是地方性、鄉下的小案子,因為這些小案子才有辦法做到一起思考、一起製作。

透過一起參與,民眾才更有可能愛上這個建築,我做岐阜市市民活動媒體中心時,除了邀請當地大學生一起參與那個球狀罩子的製作,在後面兩年的期間,幾乎每週都會去當地跟市民討論,到底他們想要什麼樣的圖書館、活動空間。

我的私塾裡,除了大人,也有十到十二歲的小學生。我覺得小孩子的思考靈活度像海綿,變化非常豐富。希望透過這樣的私塾教育,讓他們在頭腦很靈活時,就去接觸建築、發想建築。大人的話,就希望他們能了解學校裡學不到的東西。現在很多老師都只是紙上談兵,也不了解建築師的能力其實還包括施工者、工匠,甚至是整個社會參與,我希望傳達這些實際的經驗。

 

文章來源:cwlogo

arrow
arrow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