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元民俗祭中元節為中國傳統民俗節日,其宗教祭典卻涵蓋整個農曆七月。其發源本來自道教地官大帝誕辰,於農曆七月釋放地獄鬼魂的傳說。又結合佛教目連救母故事而衍生的「盂蘭盆會」。長期以來係已揉合佛教、道教的各種儀式,為超度無主孤魂,台灣俗稱「拜好兄弟」的節日。

鷄籠中元祭,或逕稱為「基隆中元祭」,每年農曆七月於台灣北部的基隆地區舉辦,為台灣重要民俗祭典,並名列交通部觀光局「台灣十二大地方慶節」之一。鷄籠中元祭以農曆七月中元節為核心,涵蓋相關民間宗教儀式與官方、民間的週邊藝文活動。大體上從農曆七月一日老大公廟開龕門開始,歷經十二日主普壇開燈放彩,十三日迎斗燈遶境祈福,十四日放水燈遊行、海濱放水燈頭以及十五日公私普渡、跳鍾馗,八月一日的關龕門等,祭典活動時間長達一個月。

2008129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指定為「國家文化資產」之國定重要民俗,為交通部觀光局所制定的十二項重要節慶活動之一,起源於清代,福建漳州人先入墾基隆,雙方因祖籍各異,常因商業、土地、耕種、習俗、信仰等事摩擦,衍生漳泉械鬥,死傷慘烈,對立情勢緊張。至1853年,雙方在杭頂(今南榮公墓)發生大規模械鬥,雙方死傷百餘人;因挑釁而將再次械鬥時,有漳籍、泉籍雙方大老、頭人出面調解,藉以平息械鬥,將雙方死難骸骨稱為「老大公」,合葬祭祀。協商以字姓輪值,即由基隆當地十一姓氏宗親,稱為「十一字姓」來輪流舉行中元超渡,以宗親血緣取代祖籍地域觀念,融合漳泉,輪流舉辦中元超渡、普施孤魂幽靈。以比賽陣頭來代替械鬥打破頭,以求達到社會和諧。

中元祭典自農曆七月一日老大公廟開龕門開始,歷經十二日主普壇開燈放彩,十三日迎斗燈遶境祈福,十四日放水燈遊行,海濱放水燈頭,十五日公私普渡、跳鍾馗以及八月一日的關龕門,活動為期一個月,與歐美傳統萬聖節及日本百鬼夜行類似。每項祭典儀式的背後皆獨具特殊的歷史根據和民俗文化之意涵。近幾年除了傳統的祭典儀式外,同時也結合相關文化藝術元素,包含舉行藝文特展,及安排國內外知名團隊參與演出,希望能藉助中元祭活動來凝聚基隆市民彼此祝福的力量。

參考網址:

http://timefortaiwan.tw/cal/cal_3546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B%9E%E7%B1%A0%E4%B8%AD%E5%85%83%E7%A5%AD

arrow
arrow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