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美知美宜】 (10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美知美宜】《南迴藝術季|South Link Arts F

《南迴藝術季|South Link Arts Festival》

(1)活動時間:2023/08/12-

(2)活動地點:各活動依臉書公告

(3)活動內容: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南迴」串起的南方,對旅人來說是夢想中的淨土、夢幻的風景,對於回家的人來說卻是夢想種植生根發芽的地方,是真真切切、往往返返實踐生活與生命的地方。透過「回家的實踐者」與藝術家的共構對話啟航,我們將不僅只是「看見南方」,而是「重返南方,人與人、人與自然連結與延展的所在,身心得以安頓之處」。
本次藝術季共邀請七組藝術家,不分國籍共同為南迴地區撒下地景藝術的種子,並藉由青年會組織的共創與維護,建構專屬台灣東南岸風貌的「夢迴南方」南迴藝術季。

文章標籤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展覽主視覺

《愛洛蒙-人與動物的後心靈樂園|Anromones: The Post-paradise between Human and Animals》

(1)活動時間:2023/09/08-2024/01/07

(2)活動地點:70041 臺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 1 號

(3)活動內容:

動物與人類在歷史一直存在著緊密的關係,動物的角色從農業社會的家禽、農耕動物、看家犬、豢養犬……等,漸漸地在社會進入後工業化後轉變為雙向的關係,成為人們情感上高度依賴的夥伴。狗與貓及其它多元的陪伴動物,已成為人們相互倚靠的夥伴,人們也在動物的雙眼中得到難以言明的療癒與幸福的感受。當代生活步調快速,人們享受著文明現代化之際,因科技進步及經濟高速發展的壓力而產生變化的人際關係下,對於關係與陪伴的渴求,不僅限於育兒成家。「動物」漸漸走入現代家庭成為毛小孩及家中重要的一份子,撫慰著彼此的心靈。
展覽命題「愛洛蒙-人與動物的後心靈樂園」借用「動物(Animal)」與生物學概念「費洛蒙(Pheromones)」結合為「愛洛蒙」(Anromones)一詞,指涉人與動物在當代社會中相遇而產生的一種「後心靈樂園」狀態。「樂園」一詞來自於動物行為學之父,康拉德.勞倫茲(Konrad Lorenz)之著作《和動物說話的男人》:「野生動物流露出的每個意願都是善意的……而這正是人類已然失去的『樂園』。」陪伴人們的寵物,在當代社會中,撫平了人們離鄉背景、逐工作而居的無根感,亦療癒了現代人游移於多元生活狀態中的疲乏感。藝術家的創作藉由動物群像中「動物與寵物」主題之轉換,帶給人們奇幻又平靜的感受。

文章標籤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3國際科技藝術大展:你正在工作嗎?》

(1)活動時間:2023/08/12-2023/11/05

(2)活動地點:高雄市鼓山區美術館路80號

(3)活動內容:

「你正在工作嗎?」邀請觀眾思考我們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勞動、工作形式與社會經濟結構,藉由邀請的13位/組當代藝術家來共同思考一個問題:我們如何定義工作?「你正在工作嗎?」由過去極具勞動性、身體感的工作方式,在後疫情的今日,探討現在與未來新型態的工作與生活模式。本展覽邀請民眾思考工作的不同模式,同時引導我們省思勞動(Work)、休息(Rest)與娛樂(Play)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在數位與科技時代,這三者如何取得一個平衡。 現在很少有人有傳統工作形式上的「打卡」行為,然而在網路上每一個點擊卻記錄了我們的活動與動態。這些我們遺留在數位空間裡的足跡,它可以大數據的方式被收集,進而被轉化成收益,形成一種新的商業模式與交易,新的工作型態顛覆過去傳統勞方與資方的關係。 透過不同文化與世代的藝術家之觀點,本展覽引導觀眾思考在地與全球議題,並探索三個子題,分別是「從煤礦開採到數據挖掘」(Coal Mining to Data Mining)、「自我剝削」(Self-exploitation)以及「下班打卡」(Clocking Off)。本展覽亦引導觀眾思考人類因為工業化對於人的勞動與自然環境的剝削和詐取,且當機器人、AI人工智慧逐漸取代人的部份工作,我們如何重新看待實體勞動的工作概念,並審視以身體作為勞動的意義;以及若我們不再僅依賴傳統型態生產,我們如何形構自己的存在感與自我意義?
(4)相關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Detail.init.ctr?actId=30081&utm_medium=query

文章標籤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類世-凝視.消逝中的地表》

(1)活動時間:2023/08/12-2023/12/03

(2)活動地點:高雄市鼓山區美術館路80號

(3)活動內容:

高美館推出《人類世-凝視.消逝中的地表》年度特展,期許透過藝術的力量,讓永續議題深植人心。本展由加拿大安大略美術館、國家畫廊及義大利波隆那MAST基金會共同合作,展出國際知名攝影師愛德華.伯汀斯基(Edward Burtynsky),以及知名紀錄片導演珍妮佛.貝奇沃(Jennifer Baichwal)與尼可拉斯.德龐希埃(Nicholas de Pencier)的作品,以動人心魄的影像、電影和AR體驗呈現人類對地球影響。本展除了在加拿大展出外,2020-2023更在義大利、瑞典、荷蘭及阿根廷等地巡迴展出。這次在台灣的巡迴展更是首次加入在地藝術家齊柏林、楊順發、盧卡斯與盧昱瑞到展覽中,希望身為地球公民的我們,一起探討「人類世」人造地貌與地質變異對於地球的影響,省思全球氣候變遷、地球資源過度開採、海平面上升等刻不容緩的環境生存議題。
(4)相關網址:https://www.kmfa.gov.tw/ExhibitionDetailC001100.aspx?Cond=c4973981-e434-4a9a-8f03-cf90ca1abd03

文章標籤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新電影代表楊德昌全球首次完整回顧展「一一重構:楊德昌」,7月22日於兩大場館盛大登場- 非池中藝術網

《一一重構:楊德昌》

(1)活動時間:2023/07/22-2023/10/22

(2)活動地點:10461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3)活動內容:

展覽由臺北市立美術館與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共同主辦,王俊傑館長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孫松榮教授共同擔任策展人,歷經三年時間由團隊整理與研究楊德昌導演遺留下來各式手稿、文件與檔案,一方面透過七個轉化楊氏創作核心題旨的主題展間,體現這位臺灣導演獨樹一幟的美學精神;另一方面,則結合已故導演彌足珍貴的文物檔案,首次公布於眾。作為臺灣新電影運動開創者之一的楊德昌,其作品對於都市再現、性別權力、政治反思、歷史暴力、社會變遷及多重媒介有著超越時代的洞察力與批判視域,為臺灣電影留下難以被取代的資產。將楊德昌電影世界帶入美術館展陳,乃是對於其名作展開共時性的影音造形,讓觀眾沉浸於電影世界,展開視聽感受。同時,就歷時性的展映佈局而言,觀眾既會看見也會聽見導演交匯著生命經驗與創作生涯的種種驚艷瞬間。此外,楊德昌在劇情長片之外的許多重要作品,包括四部劇作(《如果》、《成長季節》、《九哥與老七》、《李爾王》)、動畫遺作《追風》及各種手稿等,也計劃在展覽中重現其迷人神采,完滿導演畢生創作軌跡與思想藍圖。展覽開幕時將舉辦國際論壇,展期間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將同步舉辦楊德昌電影回顧影展。
(4)相關網址:https://www.tfam.museum/Exhibition/Exhibition_Special.aspx?ddlLang=zh-tw&id=734

文章標籤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是誰?:臺灣藝術史中的身分追尋」特展》

(1)活動時間:2023/06/21-2024/02/18

(2)活動地點:95060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1號

(3)活動內容:

當人們面臨生命的疑惑或困境,特別會去思考「我」是誰?
解嚴後的1990年代,原住民經歷「我是誰?」的不安或迷惘

文章標籤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23005091

《跳出格子吧!機器 x 材料 x 藝術超展開》

(1)活動時間:2023/06/03-2024/02/29

(2)活動地點:南投縣埔里鎮中台路8號 中台世界博物館

(3)活動內容:

以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的語錄為起點,首次展出奇美博物館鮮為人知的產業類機器館藏,結合六個國家、九位參展者,以機器工具、材料為靈感,展現「跳出格子」的藝術創作。
(4)相關網址:https://www.chimeimuseum.org/special-exhibition/64251de6773f3/64254638c03df

文章標籤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報_A2_映畫紙120g_400張-01-縮

《2023 佛.國:館藏泰國造像特展》

(1)活動時間:2023/07/01-2024/05/19

(2)活動地點:南投縣埔里鎮中台路8號 中台世界博物館

(3)活動內容:

談起泰國,您首先聯想到的是什麼呢?

泰國向來以佛教聞名全球,是一個歷史悠久的佛教國家,自古就出有眾多豐富的佛教造像藝術。造像藝術就像一面歷史的鏡子,可以反映出不同時空下的思想、審美、社會與文化。泰國信仰佛教的歷史中,佛像造型千變萬化,每尊佛像展現的,都是當時造像者對佛法的體會,使我們有機會一窺佛教伴隨泰國,孕育文化、建立傳統價值的種種歷程。

文章標籤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

(1)活動時間:2023/06/24-2023/08/27

(2)活動地點:桃園市、新竹縣、苗栗縣、臺中市

(3)活動內容:

花啦嗶啵(客語讀音 Fa la bid bog)這是一句客家語,說的是繽紛多彩的意思。

台三線,原客族群間的共生與衝突,成就了在地客家的文化面貌與性格;沿山貧瘠的生活條件,讓客家的堅毅、內斂、勤奮刻苦從而生根。地緣邊陲的位置,因緣際會將往昔美好的客家種籽守護於台三線的時空中。經歷數十載春風秋雨,靜靜等待著萌芽的瞬間。

文章標籤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浪的聲音那麼大》

(1)活動時間:2023/06/17-2023/08/20

(2)活動地點:臺東縣臺東市浙江路350號

(3)活動內容:

由三位獨立策展人龔卓軍、黃瀞瑩、李韻儀共同策劃,以「海浪聲音特別大」展覽主題方向,邀請陳昱榮、吳其錚、王郁雯、林瑞玉、郭娟秋、陳豪毅、Lafin Sawmah、Heidi Yip等多位藝術家,透過音場構造、錄像或現地裝置等等不同媒材描繪創作者置身於特定環境條件中的自我轉化與認同構造過程。

展覽以「造船」、「野燒」與「採集」為構造對象,順沿著所邀請之藝術家的行動路徑,觀察其如何與環境產生某種「動知覺」的互動關係,如何藉由各自的身體動作與想像,形構自身的「認同」。此認同超越血緣式、親屬性的族群範疇,而是折返於記憶與技藝之間,在身體所創造出來的「感覺運動路徑」中,實踐自身的「環境識讀」,亦即對特定的環境空間進行具身性的閱讀與書寫。

文章標籤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inimg

《新朋友|New Friends》

(1)活動時間:2023/04/15-2024/10/22

(2)活動地點:新北市鶯歌區館前路 300 號

(3)活動內容:

「新朋友」展覽象徵著新北市美術館與地方新文化聚落的誕生,透過新開發的〈ID〉沈浸式互動遊戲,以及七位藝術家帶來的共創式親子同遊藝術作品,邀請民眾在遊戲與體驗中結交新朋友,一同在數位時代創造出微型社群的新模型。
(4)相關網址:https://ntcart.museum/exhibition/H2303001

文章標籤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35026063_1602304466951536_569378379935021457_n

《台灣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1)活動時間:2023/06/22-2023/09/02

(2)活動地點:臺東縣成功鎮信義里新村路25號

(3)活動內容: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TECLandArt Festival)是交通部東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於2015年開始委託專業承辦,沿著台灣東海岸各地舉辦的藝術活動,內容包括邀請藝術家駐地創作大型戶外作品,並設置在東海岸沿途風景區,稱之為「駐地創作」。除此之外,還有沿著台11線公路開放藝術工作室、藝術市集、音樂會等,是一個以東部海岸線區域的自然環境、部落生活、棲息居住、旅行壯遊為主題的藝術節。東部海岸壯闊自然,有時優美有時狂野,有時神秘有時開放,生活在其中的人們,寂靜而自然,樸素而自由,本藝術節透過駐地創作、藝術品設置、藝術活動、完善的旅行設施,讓觀光者在公共場所中找到情境涉入與幸福感之關係,繼而產生夢想的在地生根。
(4)相關網址:https://www.teclandart.tw/zh/home/

文章標籤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衝撞展廣告稿-線上用2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1)活動時間:2023/02/25-2024/09/08

(2)活動地點:804407 高雄市鼓山區美術館路80號

(3)活動內容:

不只是美術館,這裡也是探勘時代的基地「南方作為衝撞之所」為「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以1970至90年代間「大高雄藝術」發展為主要研究對象,超過一百組件的藏品、借展作品與文件,帶我們重回那段從戒嚴走到解嚴,處於壓力鍋沸騰極限前的增溫與開鍋後乍然釋放的年代,探看一群在戒嚴與解嚴、本省與外省、本土與國際、創作與現實夾縫間,不斷吸收新知、反省辯證、尋求同儕認同與存在意義,並積極開創自我語彙的藝術家們,如何用創作來「衝撞」家庭、政治、社會、歷史、文化、語言等制約,找到了自己在時代中「發言」的方法。長達18個月的展期、作品跨越超過30年的歷史維度,將給予美術館、觀眾與教育單位更多的時間來參與展覽的討論;正因作品中可見與不可見的敘事,來自許多人經歷的過去,所以也是大眾更應該珍視的共同記憶。可惜因為展場空間的侷限,尚有許多等待被探討的時代議題、藝術家與作品在此缺席;然而展覽的上檔,並非研究計畫之結束,而是開始。我們希望透過大眾回憶的參與,來擴大進行對那段時代中臺灣南方藝術史料的持續記錄、勘誤、深度探掘與補遺,更希望透過研究,來找到更多淹沒在時代洪流中的「藝術默聲人」。
(4)相關網址:https://www.kmfa.gov.tw/ExhibitionDetailC001100.aspx?Cond=c6a4b403-9042-42fe-9e17-2b556719c55c

文章標籤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0022_276_175

《臺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

(1)活動時間:2023/03/25-2023/07/09

(2)活動地點:403414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3)活動內容:

被視為1910-1930年代臺灣雕塑界唯一代表的黃土水(1895 -1930),出生於日本統治臺灣時期的艋舺(萬華),就學期間接受了日本文化的薰陶且表現優異,1915年經由總督府民政長官與國語學校校長等人推薦,通過審查進入東京美術學校(今國立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部)雕刻科木雕部就讀,是臺灣第一位留學日本、研習西洋雕塑的藝術家,1922年東京美術學校研究科畢業,1920-1924年間黃土水與日本雕塑家同臺競逐,入選了四回「帝國美術展覽會」,所獲殊榮揚名於臺灣與日本藝壇,黃土水所締造的榮耀亦成為當時臺灣有志於藝術之路的年輕學子所景仰追尋,開啟了臺灣的新美術時代。 為了實踐藝術的理想及維繫創作與資金的來源,自1926年起黃土水接受許多臺灣政商名人與昭和天皇岳父母、臺灣總督、臺電社長等委託肖像製作,以及雕塑臺北龍山寺〈釋迦像〉,更與臺灣日日新報攜手合作製作生肖作品等,所獲得金援得以資助黃土水,使其較無後顧之憂下專心於藝術創作,並串連起日治時期臺灣政商名流的社會網絡,而他們贊助青年藝術家在異鄉奮鬥的故事也留下佳話。 黃土水豐沛的創作力更於1928-1930年間傾全部心力創作〈水牛群像〉,期再度參與日本帝展,卻於1930年12月21日因病過世,終無法完成此心願實屬最大的遺憾。黃土水一生發光炙熱卻短暫的36載,其作品風格具有鮮明的臺灣風土特色及勤勞的精神,為臺灣藝術史上極具代表性的巨擘,留下無數不朽的國寶珍品,亦是雕刻創作的先驅者之一,刻劃出臺灣近代雕塑史的起點。 本展經研蒐、梳理黃土水相關珍貴的作品與文獻,並重新踏查與建構,共展出37件黃土水作品及豐富文獻資料展出,希冀藉由本展能讓黃土水經典原作再現,使民眾有機會更深入了解這位優秀的雕塑家,並將珍貴的作品與資料繼續保存傳衍下去,以表彰其藝術精神的傳承於臺灣美術史發展上的卓越貢獻,促進對臺灣美術史的影響力。
(4)相關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022

文章標籤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展覽主視覺

《植物觀-2023朱銘美術館年度特展》

(1)活動時間:2023/01/22-2024/02/21

(2)活動地點:20842 新北市金山區西勢湖2號

(3)活動內容:

在COVID-19疫情下放緩匆忙步調,我們重新認識植物的力量,人與自然共存的關鍵密碼。於是,在這處放眼盡是植物的山林美術館,2023朱銘美術館年度特展以「植物觀」為題,試圖以藝術獨特的創作語彙,串聯起人與植物乃至於自然間相映的關係,並藉由「觀」字多義性的詮釋,將藝術家與植物相互凝視的歷程,轉化為一種新的「觀看」、「觀點」、「觀念」的思考,並提出「植物作為一種自然環境的生命體,我們該如何觀看思索眼前所見的植物」之探問。透過藝術家所創作的內容,或許能帶給我們更多面向的思考,也為我們開啟一扇通往「植物觀」的心門。就植物本身而言,植物不僅提供人們安定心神的力量,也提供食物、提供氧氣、提供藥草與庇蔭,無論在物質、生理、精神等各層面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據此,本展邀請到八位藝術家,分別以不同的觀看視角回應展覽的命題。舉凡植物純粹的存在,如何牽引幽微細膩的心緒;透過植物感受生命初始的張力與溫潤飽滿;關注自然與城市相互交融、消逝及彼此覆蓋的遞轉;抑或藉由藝術,從中回看生養自身的這片土地、關懷生態的存續議題;乃至做為反照人文、歷史、與政治的途徑,皆讓植物跳脫於人們尋常認知,化作兼容多重面向的精神主體,開展各具意念與美感的多元呈現,創造豐富的觀看視野。
(4)相關網址:https://www.juming.org.tw/mainssl/modules/MySpace/BlogInfo.php?xmlid=274306

文章標籤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ia6d8uwqb8szwhuztaq

《勒內.布里:視覺爆炸》

(1)活動時間:2023/03/18-2023/06/18

(2)活動地點:10461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3)活動內容:

瑞士攝影大師、馬格蘭攝影通訊社成員勒內.布里(René Burri),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攝影師之一。無論是在古巴拍下了革命領袖切.格瓦拉(Ernesto Guevara)叼著雪茄的標誌性照片,抑或是 1957 年和畢卡索相遇為他拍下了紀念性的系列肖像;又或是紀錄 1960 年代起步建設的巴西利亞及同時期的中國北京,布里皆以黑白影像展現了視覺的政治性以及二十世紀的重大文化事件,並為後世留下諸多直指人心的畫面。本展為藝術家去世後的首次回顧個展,展覽除呈現多張他的經典作品外,更加入了許多從未發表的檔案文件,這些檔案來自洛桑艾麗舍攝影博物館(Photo Elysée)、布里基金會(Foundation René Burri),以及巴黎與紐約馬格蘭攝影通訊社中的未曝光資料,經過細緻且深入研究後而誕生的成果。展覽試圖翻轉以事件或作品內容為主體之影像展出,而是讓攝影家個人成為論述中心、事件的匯聚點,期望為當代觀者提供一個全新的觀看視角。
(4)相關網址:https://www.tfam.museum/Exhibition/Exhibition_Special.aspx?id=723

文章標籤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30113172648779957860

《太平洋的迴聲~優席夫當代藝術特展》

(1)活動時間:2023/02/11-2023/04/02

(2)活動地點:950 臺東縣臺東市浙江路350號

(3)活動內容:

《太平洋的迴聲~優席夫當代藝術特展》,是優席夫十餘年來創作跨界之路完整的匯聚呈現,從最經典的畫作、與族人各種跨界合作的文創設計與立體裝置創作,到這兩年疫情席捲全球中完成的最新畫作與攝影作品,同時深愛東海岸海洋的他更於展覽前先來到臺東駐地創作十幅以「太平洋印象」為主題的抽象畫作;一共將近七十件作品一次展現。 這些作品透過濃烈鮮豔的色彩,描繪對優席夫而言非常有啟發性的南島文化生命,奔放的筆觸再現對他影響至深的臺灣原住民 / 南島民族文化符碼與其內蘊的精神意義。希望透過色彩濃烈而線條俐落的視界,召喚觀者在這全球人類文明因疫情而全面翻轉的此時此刻,重新觀看、思考「我與臺灣」、「臺灣與世界」、「人與自然」、「傳統與當代」、「島嶼與海洋」……之間的多重辯證關係,對於海洋文化的子民而言,世界的中心、生命的起源不是任何一塊陸地,而是藉著不斷循環復返的洋流連結著所有島嶼的海洋,而這正是優席夫創作意欲傳達的力量。
(4)相關網址:https://tm.ccl.ttct.edu.tw/ExhibitionsDetailC004100.php?Cond=556df18f-6abe-4493-a0e7-fc3b7063edbe&appname=ExhibitionsList4101

文章標籤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放年假了 

大家新春賀詞和新春貼圖準備好了嗎?

幼獅祝福大家

鴻兔大展 x 兔飛猛進 x 錢兔似錦

大有錢兔 x 錢兔似錦 x 錢兔無量

兔年四海大平安❗️

文章標籤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image
《畫筆下的真實—李梅樹120歲藝術紀念展》

(1)活動時間:2022/12/17-2023/03/12

(2)活動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3)活動內容:

終其一生藝術踐履始終秉持一貫的信念與執著,堅持以寫實主義的風格關注描繪臺灣土地、人民的李梅樹(1902-1983),出生於三峽(舊稱三角湧,1920年改為現名),1910年進入三角湧公學校接受西式教育,1918年考入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就讀,1928年赴日求學,翌年進入日本東京美術學校(現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部)西洋畫科,師事長原孝太郎、小林萬吾、岡田三郎助等外光派畫家,奠定其後寫實風格的深厚根基。李梅樹自1927年第一回「臺灣美術展覽會」(簡稱臺展)入選後,即積極參與臺灣與日本的官辦展覽,連連入選16回臺展、府展,或獲得「特選」、「總督賞」的殊榮,並於1939年入選日本第三回「新文展」及1940年「紀元二千六百年奉祝美術展覽會」。此外,熱心參與畫會,包括日本的「光風會」及臺灣的「赤島社」與「臺陽美術協會」,戰後並擔任全省美展評審評議委員等,展現對藝術創作與參與美術活動的熱誠。
(4)相關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20180

文章標籤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image
《感知現場─建築×藝術跨界展》

(1)活動時間:2022/10/15-2023/02/12

(2)活動地點:忠泰美術館 台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

(3)活動內容:

「感知」,是一種看不見卻真實存在並難以言喻的感受與察覺,超越慣常的文字語言與知識體系。

本展邀請藝術家王德瑜與建築師林柏陽以忠泰美術館的空間為基礎,進行長期互動和對話,從藝術與建築兩種原本不同的思考角度與創作語彙,跨界合作,回應美術館空間本身,共同創造突破既定框架的新空間,邀請觀眾梭巡其中體驗與探索,企圖以此「現場」召喚出潛藏於每位觀眾最真實與純粹的感知。

文章標籤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