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105年4月 (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你是否想過,生活中的各種美好經驗,是如何讓你感到快樂與滿足?工業設計師Jinso­p Lee透過「五感圖表」記錄生活中各種五種感官的體驗,作為設計時的重要參考指標,讓­產品更具巧思與人性。

 

影片來源:


文章標籤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該怎麼落實五感生活呢?或許方法並不複雜,也不需要過多的安排,只要放下生活中早已僵化的模式,重新運用感官好好感受生活中的聲音、味道、畫面、溫度與人即可,例如和小提琴家張正傑老師走一趟菜市場,觀察被我們忽略的生活細處!

張正傑公視《「老師,您哪位?》 五感體驗生活

大提琴家張正杰帶指南國小同學到菜市場採購。

公視實境節目《老師,您哪位?》邀請大提琴家張正傑為指南國小學生上一堂五感體驗的生活美學。他首次放下琴弓,拿起鍋鏟,教一群從來沒有煮過飯的小學生,體驗生活和食物的色、香、味,並在餐桌上發揮美感,張正傑:「反而是他們給了我人生很難忘的一堂課。」他說:「懂得享受生活是很重要的。」一般人對「享受」二字以負面的居多,其實生活中不應只用用錢來享受,他更重視懂得享受時間、空氣,甚至一杯水,都可以是一種享受。

張正傑不僅請同學們去聽音樂會,還帶他們逛市場買菜、賞析音樂大師創作與生活情境的結合、煮義大利麵,最後在操場上完成了屬於他們自己的餐桌。張正傑說:「課程結束了,本來應該是我去帶他們了解音樂、美學、美食、生活、親情及樂趣,但這次,反而是他們給了我人生很難忘的一堂課。我從整個過程學習了好多,看到他們面對一切事物的人生哲學,當然最重要的是,我們一起體會到親情的溫暖及無可取代!」

文章來源:中時電子報


文章標籤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過去,美術一直被認為是非考科所以不受重視,但隨著美感意識的抬頭,我們越來越重視生活細節,不論是居家環境、自身儀態,還是更內化的美學素養都成為了新顯學!現在除了大人們的美感很重要之外,孩子的也是啊,教育部次長林騰蛟指出有50所幼兒園即將開發五感教育課程!

 

台北忠孝橋引道拆掉後,北門古蹟重見天日,然而周遭廣告招牌凌亂,引來網友嘲諷,台北市長柯文哲也說最受不了的就是中華民國美學。國人缺乏美學及美感教育,教育部推動美感教育,從幼兒園開始扎根,有50所幼兒園讓幼兒透過視、聽、味、觸、嗅5種感官,成為美的探索者、創作者及欣賞者。

教育部昨天舉辦「幼兒園美感及藝術教育扎根計畫」成果發表會。對於台北或台灣很多城市被批評沒有美感一事,負責這項計畫的台南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林玫君指出,國人缺乏美感,與對生活及環境無感有關。大家太忙了,覺得生活乏味,不關心環境,也沒有動力去改善。

教育部次長林騰蛟指出,城市美學的議題最近很熱,北門很漂亮,但周邊廣告招牌被批評。他表示,城市因美感而偉大,很多人去歐洲或日本覺得很漂亮,是因城市有美感。教育部為推動美感教育,103年推動美感中長程5年計畫,從幼兒園、國高中到大學,透過活動和課程,要培育學生美感與文化創意的軟實力。

林騰蛟說,在幼兒園方面,台南大學找了50個特色園所,培訓老師,讓老師體驗美感活動,如「食」在好美—布置美的餐桌,綠色生活—手作美的種子盆栽,以及魅力四「攝」—拍攝美的照片教學等,了解美感的形式及與生活的連結關係,讓老師設計幼兒美感教保活動。還有學習共同體,讓老師小組討論、多元學習及互動。

文章標籤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摸雞屁跟五感生活有什麼關係?嘉義大同國小附幼老師陳育瑩指出:「發現很重要!」透過五感讓孩子感受生活周遭,要讓他們先能發現、探索,再加以體會,因此從貼近土地的雞開始,讓孩子善用自己的感官認識世界。

嘉義市大同國小附幼讓學生透過觀察雞、認識雞,體驗生命和生活。 圖/陳育瑩提供

 

幼兒園如何教美感教育?嘉義市大同國小附幼讓學生觀察雞和雞屁股,小朋友印象深刻,透過畫畫和肢體表演展現觀察所得,讓老師驚豔。高雄市立前金幼兒園帶著4歲幼兒種小麥、烤餅乾,孩童聞到香味,感受幸福的滋味,非常開心。

嘉義大同國小附幼老師陳育瑩指出,美或不美,「發現很重要。」透過五感讓孩子感受生活周遭,要讓他們先能發現、探索,再加以體會。平常會教孩子去摸樹葉,聞香氣,要孩子將樹枝排排看;或插在花籃內,表現創造力。她也會帶孩子去花店看他們如何插花,讓孩子比較、感受。

陳育瑩也表示,學校養了10多隻雞,學生會遛雞和觀察雞的行為。幼童的想法很不一樣,大人一般都把注意力放在雞冠、雞頭,幼童卻關注雞屁股。

文章標籤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北市農業局與輔仁大學TEDxFJU團隊合作,在綠色生活館舉辦「TEDx辰曲」活動,邀請永續發展專家黃正忠演說環境變遷議題,國際級古典長笛演奏家蔡佳芬、古典吉他演奏家蘇孟風、作曲家黃俊達等人,演奏台灣採茶民謠「相褒歌」,青年茶農教導民眾揉茶、品茶,還有貢寮鮑與九孔生態教學,打造融合山林茶香與海洋風情的五感體驗活動,傳達永續發展理念。

新聞圖片

農業局昨天在綠色生活館舉辦五感體驗活動,青年茶農陳易泰教導民眾揉茶、品茶,分享製茶經驗。(記者賴筱桐攝)

黃正忠表示,近年因都市化、氣候變遷、能源短缺、生態破壞、人口成長等趨勢,永續發展議題成為全球企業共同面臨的挑戰,台灣油價、水價、電價幾乎是全世界工業化國家最便宜的,造成能源不公平,下一代該何去何從?
由古典音樂演奏家重新詮釋的「相褒歌」,呈現傳統採茶情景,表演過程中蔡佳芬穿插詩句朗誦、照片及山上小故事,凸顯新北市特有採茶文化;青年茶農陳易泰教導民眾分辨一心二葉,分享製茶經驗,品嘗甘甜的有機茶。
貢寮區漁會總幹事林麗美說,十年前台灣九孔養殖產業因為疾病,面臨重創,希望透過生態浩劫,讓大家知道海洋資源的脆弱與珍貴。

文章來源:自由時報

文章標籤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討論得熱烈異常的市容問題,給了我們一個好好看自己的機會。臺灣美嗎?臺灣醜嗎?美在哪裡,又醜在哪裡!如果你也跟我們一樣關心自己生活的城市,請一起讀這篇文章,讓更多元的視角幫助我們審視市容問題,也提醒自己五感生活的重要性。

最近網路上瘋談亂市容、醜招牌,真是要痛哭流涕感恩台灣年輕人對生活有感,甚至是覺醒了!

還記得多年前,在我還沒踏出亞洲,口口聲聲大喊:「我愛台灣,深耕寶島,」這種口號時,教授一句:「新莊超級醜,板橋有夠臭,」讓我嗤之以鼻,大為震怒。當時我心想:「那你可以不要待在這啊!這就是我們的美!」於是背骨挺直,轉頭面向窗外抗議,這時映入眼簾的是鐵皮屋加蓋的隔壁大樓,我還咕噥著:「哪有這麼醜…」

從這裡,你就可以看見,當年的我是對生活美學無感的最佳代表,瞎挺本國的優良範例。

 

將我困住的美術學習經驗

文章標籤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胎兒在出生前10週,就可聽到媽媽的說話聲與音調、心跳及血液流動的聲音。更有趣的是,一項以法國和德國新生兒為對象的研究,發現法國新生兒剛出生的幾天,哭音通常是上揚的,而德國寶寶多數呈現下沉音,恰好與母語的音調相似,應該是常常聽到媽媽說話的關係。

律動設計及示範/趙苑純老師、廖宥鈞

律動設計及示範/趙苑純老師、廖宥鈞

出生前,嬰兒就迫不及待打開聽覺的雷達。人類非常依賴聽覺去學習,溝通以及思考,是我們與世界,與他人聯結的重要管道。
人類的學習模式,大致分為3種風格類型:視覺、聽覺和動覺觸覺型。聽覺型的孩子喜歡用「聽」來接收訊息。他們可以牢記別人說的話,還能藉此學習別人思考的方式,非常擅長說話。
視覺型的孩子,喜歡用「看」來學習。而動覺觸覺型的孩子,需要透過「動」來學習,例如:動手做,在動態中思考,長時間坐著聽講,相對較具挑戰性。
現今的學習型態,著重「聽覺」和「視覺」來學習,翻轉教育體系,還需要付諸更多努力。但是可以透過與孩子的互動,將身體和五感打開,幫助每個孩子打開耳朵,學習聆聽。

文章標籤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美館匠心籌劃的《物.理》展,14組團隊呈現來自8國的創作組合,藉由空氣、聲音、光、電、水等自然元素的操作,適切反應當代藝術回歸事物本質的形上觀照,突顯藝術跨越科際學科疆域的教育潛質,以作品為觸媒、觀者為介質,共同開啟一場跨五感的現象體驗。

此展更搭配《物.理》跨界域、自我突破的策展核心論述,邀請數學作家賴以威主持「超展開教室」計畫,透過科學家的眼睛,烘托當代藝術以提問為本質的「去中心」後設思辨模式,在藝術的語言之外,進入科普的智識推演,給予閱讀作品不一樣的思索切入點。

策展人蘇嘉瑩表示,當代藝術的「當代性」在於對於事物本質的思辨,此窮極事物之理的探尋,恰如西方科學的起源,亦來自事物根源的執著。當代性與科學性平行相成,本展欲透過基本物質元素的操作,將肉眼無法辨識之物理現象以及其精神性、概念性,轉譯為觀眾友善的感官語言。

蘇嘉瑩指出:「《物.理》一展除了直指展覽名稱『物理』(Phsysics)的科學層面;更透過斷句的文字遊戲,試圖帶出『事物道理』的意涵,期待透過展覽安排,尤其是數學作家賴以威的文字,邀請不同學理背景的參與,以理學家的視角,將當代藝術推廣給更多對這領域陌生的觀眾朋友。」

此展覽作品運用音域、光線、電場、隨機等物質界用以組成現象世界的元素,透過互動性藝術裝置,將參與者重新交織回自然界的一環,如藝術家曾偉豪的互動聲音裝置作品《語林》,以聲音波形於展牆上設置出短路的電力迴圈,惟經人體內的微電流連結,方能使作品發出聲響。

文章標籤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食作家葉怡蘭常在書中分享自己對於美的感受,會有這麼纖細的美感大概和她成長的城市臺南大有關係吧!如今她已長住臺北,流連於這座城市的時間長度幾乎超越故鄉臺南,通過這麼敏銳的五感體驗,她生活其間的臺北是什麼模樣呢?且讓我們讀讀這篇書寫臺北的短文吧。

口述/葉怡蘭(飲食旅遊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站主) 採訪撰文/簡愛立

 

再過幾年,臺北,將拚過我的故鄉「臺南」,成為我此生停留、生活最久的城市,也是與我最緊密相依的城市。

臺北,是很複雜的城市。我們常說,人是很複雜的動物,這句話拿來形容臺北,也通。這裡充滿衝突、對立、極端的元素,但奇妙地,全都共存共榮。這一端101大樓和周邊商圈,有股不輸東京的求新求變時髦味;那一頭大稻埕舊通商口岸腹地,則時光凝止,古城味十足;近一點的永康街生活圈,則自成一派從容閒情,同時仍與城市裡其他區塊重疊、交流著。這城市的每個區域,兀自保持著生活況味與節奏,但仍都是臺北的一部分。這城市的對立包括:快與慢、新與舊、時髦與樸實、單一與多元等等。像是,當許多人在追求奢華的同時,也有人正追索安靜與內涵;我們有首屈一指的二十四小時連鎖書店,也有自然野趣、女性、二手主題的小書店。

臺北,是多元融合的城市。繽紛多樣的特質,共冶一城的精彩豐富,說起來,得歸功人們的包容性與開放性。於是我們有:各式與世界同步的設計品牌、各種讓人震撼心折的本土或異國美味料理。在我心中,臺北的披薩不輸義大利;日本料理是日本以外最強、最便宜的選擇;義式咖啡之好喝、奶泡之漂亮,常嚇到許多義大利人。這城市的迷人處,也來自沒有階級意識,任何人出入各種場合,一律平等,開名車的人照樣在路邊吃蚵仔麵線,窮學生存夠錢照樣上得了高級餐廳,不像,巴黎的米其林等級餐廳,除了觀光客之外,多半只有一定階層以上的人士才會出入。在臺北,不管有錢或拮据,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好好過日子的方法。

文章標籤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