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0日是東京大轟炸滿70周年的日子,在歷史上與媒體上我們只聚焦於廣島與長崎,但當時東京大轟炸造成的傷亡人數不下於前者,有五分之一的東京成為焦土、屍橫遍野,美軍攻擊範圍全刻意集中在市區,在70年後的今日回望歷史事件仍覺驚心
上圖為東京淺草商店街經歷東京大轟炸後的殘破狀況,下圖為七日一名遊客在同地點遙向淺草寺參拜。 美聯社
一九四五年三月十日,美軍B廿九轟炸機在夜間飛越東京上空,投下大量燃燒彈,五分之一的東京只剩下一片焦屍和廢墟,「東京大轟炸」已證實有十萬五千四百人死亡,是死傷最慘重的傳統空襲,美軍後來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東京大轟炸」逐漸被人遺忘。
美軍目標是平民 死逾10萬人
「東京大轟炸」的死亡人數與廣島原爆相當,比長崎原爆還多。十日是「東京大轟炸」七十周年,倖存者感到他們的痛苦被政府和歷史遺忘。戰後,只有退伍軍人和原爆受害者受到特別補助。
「政府媒體只記得廣島和長崎」
康乃爾大學歷史教授塞爾登說:「政府、媒體,甚至小說家都以原爆為焦點。」
在東京大轟炸前,美軍空襲鎖定飛機製造廠和軍事設施,但東京大轟炸目標是平民,特別是人口密集的市中心。美軍B廿九轟炸機投下大量當時的新發明「凝固汽油彈」。日本史學家山部雅彥(譯音)說:「選這個地區,因為容易燃燒。」
與過去空襲的另一不同點是,轟炸機飛得極低。現年八十九歲,當時是消防員的加瀨說:「人們跳到河裡逃生。」他燒傷嚴重,進出醫院長達十五年。當時七歲的木村往隅田川跑,但成千上萬人死在隅田川裡。轟炸機猛轟約兩小時四十分鐘,警方攝影師的畫面中,堆積如山的焦屍有如燒黑的人體模特兒。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