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認知的時間單位是「60進位」,一般時鐘顯示最大的秒數,就是「59秒」,但今天早上7點,位在標檢局前號稱全國最準的時鐘,出現了59分60秒的時間,原來是因為地球自轉變慢,日出日落的「世界時」和時鐘的「原子時」出現落差,全球同步調整,才會多出這1秒鐘。
117語音報時:「下面音響,8點0分。」
報時系統喊了8點整,但標準檢驗局的時鐘還維持在7點59分,秒數顯示「60」,7點59分59秒後,不是像一般時鐘出現8點0分0秒,而是59分60秒,這個全國最準的時鐘,怎麼會多了1秒。標檢局科長楊振奇:「當地球轉得比較慢的時候,過一段時間,我們就會配合世界國際組織發布的,跟世界同樣的時間,會去加一個『潤秒』。」
包括117語音報時和網路校時都會同步調整,一般時鐘、手錶都是根據「原子時」,大約2億年才會出現1秒誤差,非常精準,但「世界時」也就是日出、日落的一天,是地球自轉一周,會受到海嘯、地震、板塊運動等自然現象影響。
地球科學老師吳育雅:「就好像一個轉動的舞者,它突然抓了一個重的東西,它自轉的質量改變了,自轉就會變慢,多等了1秒鐘,就讓地球自轉再轉一下下。」
國界地球自轉組織每半年檢查一次,只要世界時和原子時落差超過0.9秒,就會宣布校正「世界協調時」,也就是把原子時加上潤秒,過去40年來總共增加25秒,上一次在2008年底,到底該不該調整,有科學家提出不同看法。上海市天文協會名譽理事趙君亮:「全世界統一做這件事是要成本的,按照現在的速度估計,就是5千年加1小時。」
多出來的1秒鐘,除了太空人或是兩地交易,需要準確校時「分秒必爭」的人之外,一般人大概沒特別感受,唯獨時鐘紀錄下59分60秒的有趣畫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