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獨裁脫胎換骨至民主是一條長路,在2010年降臨的阿拉伯之春如今只有發源地突尼西亞正走在路上,敘利亞、利比亞、埃及仍是一片死寂,雖然突尼西亞一路以來十分顛簸,政治危機頻傳、通貨膨脹問題嚴重、人民對苦求的民主感到失望...,但是一切仍有顯著改變,且持續前進中

閻紀宇專欄:阿拉伯之春搖籃 突尼西亞春寒抖峭

10月26日是一個政治上的黃道吉日,巴西與烏拉圭是總統選舉,烏克蘭與突尼西亞是國會選舉。巴西第一位女總統羅賽芙(Dilma Rousseff)為連任奮戰;全球社會政策最先進的烏拉圭,備受敬愛的老總統穆希卡(José Mujica)試圖扶植接班人;烏克蘭面臨經濟崩潰、內戰捲土重來的險境,巧克力大亨總統波洛申科(Petro Poroshenko)期望藉由改選鞏固權力。
 
至於北非突尼西亞,26日的國會選舉別有一番歷史意義。因為它正是「阿拉伯之春」(Arab Spring)的發源地。2010年12月17日,突尼西亞小販布阿齊齊(Mohamed Bouazizi)為抗議警察暴力與政府剝削,在街頭自焚,引發大規模示威抗議,第二年的1月14日,掌權23年的本阿里(Zine El Abidine Ben Ali)總統倉皇下台。
 
茉莉花革命 催生阿拉伯之春
 
突尼西亞這場「茉莉花革命」(Jasmine Revolution)以28天時間推翻阿拉伯世界最穩定的政權,不僅如此,接下來情勢發展有如骨牌,埃及、葉門、巴林、利比亞、敘利亞的街頭一一出現示威動亂,甚至爆發內戰,國家化為屠宰場。
 
阿拉伯的「春天」已經綻放將近4年了,風景如何呢?絕對不是春光明媚。埃及陷入示威、衝突、鎮壓、選舉、獨裁的惡性循環;利比亞爆發內戰,獨裁者遭到處決,但戰後動亂持續,重建工作停擺。敘利亞則是連內戰都還沒結束,死傷最為慘重。
 
可以這麼說,突尼西亞不但是阿拉伯之春的搖籃,也是革命諸國之中至今唯一「爬出搖籃、長大成人」的案例。當然,這只是相對而言。2011年迄今,突尼西亞換了4屆政府,政治危機接二連三,伊斯蘭主義者(Islamists)與世俗主義者(secularists)兩大陣營長期對峙,經濟成長停滯,通貨膨脹與失業率居高不下。
 
局勢相對平和 修憲成果斐然
 
不過的確有兩件事能讓突尼西亞戴上「成功」的冠冕,其一是本阿里垮台之後,突尼西亞雖然也有極端組織蠢動,但始終不曾發生嚴重流血衝突;其二是今年1月,突尼西亞制憲議會通過一部堪稱是阿拉伯世界最先進的新憲法:施行地方分權、推動開放政府、維護性別平等、保障女性參政權、保障信仰自由、(有條件)保障言論自由、保護環境與自然資源。
 
因此10月26日的單院制國會選舉意義重大,突尼西亞1100萬人民將選出第一屆5年任期的國會,再過一個月則是總統選舉,然後新政府上路,突尼西亞正式完成民主轉型,為阿拉伯與穆斯林世界樹立政治典範。
 
雖然意義重大,而且選情熱鬧,100多個政黨角逐217席,但是據當地與國際媒體報導,以及選前的多項民調,突尼西亞民眾對這次「歷史性選舉」卻普遍淡漠以對,過去4年的政治僵局與經濟停滯,讓許多民眾感到幻滅。
 
經濟深陷泥淖 青年嚮往極端
 
普優研究中心(Pew Research)的民調顯示,相信民主是最佳政府形式的民眾比例,從2012年的63%降低到如今的48%;認為國家需要更強人型領導人的民眾,則從37%增加到59%。甚至有不少人開始「憶苦思甜」,懷念起全家流亡沙烏地阿拉伯、在缺席審判中被判處兩個無期徒刑的本阿里;許多前朝官員也在今年的國會選舉中東山再起。
 
經濟問題尤其讓民眾心寒,全國平均失業率高達15%,有些農業地區更超過30%。通貨膨脹率雖然近來略有好轉,但仍高達5.6%。世界銀行(World Bank)最近一份報告直指,突尼斯當局不知變通、政策錯誤,導致國家資源嚴重運用不當。突國勞動力4/5從事低生產力產業,工作機會過度集中在濱海地區,內地的大學畢業生失業率高達45.9%。
 
當國家經濟陷入困境,年輕人往往受害最深,也最有可能衝撞體制或另尋出路。突國境內幾個極端組織還不成氣候,但是突國青年在另一個地方找到不一樣的「春天」:前往敘利亞與伊拉克,加入當今頭號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IS),官方的估計就多達2400人。許多突國青年相信IS能夠恢復穆斯林的自尊、維繫社會正義、提高生活水平;對於IS的殘暴行徑,則一律視為西方媒體的造謠抹黑。
 
幻滅與希望的角力
 
那麼26日的國會選舉與下個月23日的總統選舉過後,突尼西亞是否能夠繼續做為阿拉伯之春的唯一模範生、成為阿拉伯世界政經改革的領頭羊?還是終究步上其他「革命夥伴」國家的後塵?目前看來,情勢還算樂觀,民主轉型之路未必越走越順,但應該不至於走上回頭路。
 
突尼西亞雖然也是穆斯林國家,但相對而言社會風氣開放,公民意識發達,國民教育水平較高,與歐洲國家經貿往來密切,觀光業蓬勃發展。這幾項條件遠勝於其他阿拉伯之春國家。
 
依據新憲法的設計,26日的選舉結果無論是伊斯蘭派還是世俗派佔上風,未來突國新政府幾乎注定會是聯合政府。這種型態的壞處是容易政局不穩,五日京兆;好處則是可以避免一黨獨大、一意孤行,或許能催生出比較符合國家整體利益的政策。
 
政治菁英領悟 以共識推動改革
 
更重要的是,突國兩大陣營的領導人似乎已經深刻體認,過去幾年的黨派鬥爭以及對經濟事務的輕忽,已經讓國家付出沉重的代價,未來無論由哪一黨組成執政聯盟,都必須匯集各方共識、推動務實的經濟改革、重建外國投資人對突尼西亞的信心。
 
曾經,阿拉伯之春讓國際社會寄予熱忱期待,期待它能讓阿拉伯社會擺脫獨裁政權、失能治理、凋敝經濟、嚴重社會不平等、忽視女性權利、壓制基本自由、極端意識型態、暴力解決方式等等沉痾。結果,絕大部份的革命都以失敗收場,春天轉瞬即逝,迎來酷夏與嚴冬。如今,只剩下一個北非小國春意仍在,只是春寒抖峭。相信普世價值的人不會一味悲觀,突尼西亞,還是值得期待。
 
資料來源:風傳媒
arrow
arrow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