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藝術有許多不同的功能,其中之一即是作為溝通、交流的工具。就此而言,絕大部分的民間藝術一直以來便是替宗教、道德...等面向與大眾進行交流,因此民間藝術,在傳統民間文化中具有相當大明顯的工具特性。

 

然而,在眾多的民間藝術當中,廟宇建築,更是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因早期臺灣人崇神心理及生活重心的精神寄託,因此廟宇建築,更可說是能代表台灣人的傳統文化精神。

 

臺灣人的傳統宗教信仰,最普遍者為儒家思想、道教、佛教所揉合而成,稱之為「臺灣民間信仰」。其雖說沒有統一的教義,但信徒們則以傳統儒家的倫理道德價值做為民間信仰之規範。在教育尚不普及的年代,透過早期臺灣人精神重心所在的廟宇建築,藉由民間藝術為媒介加以傳播倫理道德價值等規範,達到教化目的,可說是間接的發揮民間宗教信仰教化人心之作用。

 

臺灣傳統寺廟藝術,有三點較為明顯的特徵,即是:寺廟建築裝飾繁複華麗、信仰內涵與藝術形式緊密結合,以及藝術的內涵多有表現傳統倫理道德、吉祥、辟邪的文化心理反應。以上特色,在不同廟宇中皆透過不同的方式呈現。廟宇在裝飾上表現各具特色,一般裝飾可概分類為:泥塑、剪黏、交趾陶、彩繪、雕刻(石雕、木雕)...等,皆為傳統閩式廟宇建築中常見的裝飾藝術。

 

臺灣傳統寺廟有「民間藝術博物館」之譽。礙於地理環境因素,臺灣傳統寺廟建築規模不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若想瞭解臺灣傳統民間藝術精髓,寺廟藝術值得你進一步的一探究竟。探究台灣北、中、南,不同地點,不同時期的寺廟時,可更進一步的瞭解漢人移台後,在臺灣的開拓軌跡、聚落變遷,以及包括工藝美術、戲曲、音樂等在內的相關民間藝術。而就寺廟建築來說,一座廟宇的興建更結合了各種工匠、藝師、地方仕紳集體創作的成果,因此寺廟除了是民間藝術的寶庫之外,更是傳統南方式建築藝術的精華表現。

 

參考影片: 【台灣之美】關渡宮 Guandu Temple

參考資料:

1、https://mocfile.moc.gov.tw/ntcrihistory/ebook/902QeDR_f.pdf

2、https://penghu.info/OB6981AF348A11A02983

3、https://market.cloud.edu.tw/content/local/nanto/chonhin/2/2-4.htm

4、影片【台灣之美】關渡宮 Guandu Temple

arrow
arrow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