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的犧牲容易被忽視:付出青春歲月、長期與家人分離、災難時冒險站在第一線。當然,也包括退役後與社會脫軌。過去三年,政府以「國軍轉型」為口號推行「募兵制」。可是募兵制卻讓以上犧牲成為某一特定階層的責任。以下五張圖清楚顯示,募兵制和社會經濟地位的關係。

「募兵制」省掉誰的公民責任?高學歷者

近三年國軍招募的職業士兵中,98%持「高中職以下」學歷,遠高過全國就業人口中相同學歷的比例。

 

 
「募兵制」:誰在保護誰?原住民保護漢人

募兵制的招募年齡為18至32歲。過去三年,每一千位18-32歲的原住民中,有30人簽志願役成為職業士兵。每一千位同年齡的其他族群青年,只有5人。

 

 
「募兵制」不易募到誰?臺北市居民

臺灣各地,每一千位符合招募年齡的人當中,有多少人簽志願役?四個最高比例簽志願役的縣市區域裡,每一千人有15至21人成為職業士兵;首都臺北市則是1人。

 

 
「募兵制」  讓誰坐享其成?高所得者的子女

這四個最高比例簽志願役的縣市區域,其家庭平均月收入與臺北市有相當的落差。家庭經濟條件不是唯一因素;城市裡是否存在具有吸引力的就業機會,也影響決定。許多青年更是基於個人理想或挑戰自我而選擇加入國軍。一個人的抉擇有種種原因,當然它們也

 

不是相互排斥的。不過我們不能否認:經濟環境跟招募成果有明顯的關係。


 
臺北市還有誰在當兵?

我們的首都跟其他縣市比較起來,幾乎完全沒有參與國軍近年的「轉型」。《壯闊》試圖瞭解:臺北市民是否至少有在服義務役?臺北市的12個行政區是否有不同的公民義務參與度?最後一張圖顯示:平均家庭收入最高的大安區,役男人口中尚未服役、以及選擇替代役的比例都最高;收入最低的萬華區,尚未服役、及選擇替代役的比例都最低。

 

 

以上五張圖顯示:推動中的兵役制度,從募兵制到替代役,讓大部分保家衛國的責任及犧牲落在某些特定群體身上。如果臺灣人以民主精神為傲,也重視社會正義,現有的政策方向則說不過去。

 


資料來源:壯闊臺灣

arrow
arrow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