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在出生前10週,就可聽到媽媽的說話聲與音調、心跳及血液流動的聲音。更有趣的是,一項以法國和德國新生兒為對象的研究,發現法國新生兒剛出生的幾天,哭音通常是上揚的,而德國寶寶多數呈現下沉音,恰好與母語的音調相似,應該是常常聽到媽媽說話的關係。

律動設計及示範/趙苑純老師、廖宥鈞

律動設計及示範/趙苑純老師、廖宥鈞

出生前,嬰兒就迫不及待打開聽覺的雷達。人類非常依賴聽覺去學習,溝通以及思考,是我們與世界,與他人聯結的重要管道。
人類的學習模式,大致分為3種風格類型:視覺、聽覺和動覺觸覺型。聽覺型的孩子喜歡用「聽」來接收訊息。他們可以牢記別人說的話,還能藉此學習別人思考的方式,非常擅長說話。
視覺型的孩子,喜歡用「看」來學習。而動覺觸覺型的孩子,需要透過「動」來學習,例如:動手做,在動態中思考,長時間坐著聽講,相對較具挑戰性。
現今的學習型態,著重「聽覺」和「視覺」來學習,翻轉教育體系,還需要付諸更多努力。但是可以透過與孩子的互動,將身體和五感打開,幫助每個孩子打開耳朵,學習聆聽。

 

<聲音的聯想>透過聲音 打開身體

以舞蹈的角度,學習聆聽音樂是很重要的部分。
音樂的音高、音色、節奏、強度跟方向,延伸到舞蹈裡,成了質地、線條、高低與快慢。專心聽會發現,這些線條當中,有粗有細、有輕有重。跳舞,除了編舞者和舞者的想像感受之外,音樂也豐富了身體的語言。
回想一下,小小孩總在聽到音樂時,身體就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樂在其中。
以幼兒的身心發展來說,音樂是很棒的學習媒介。因為6歲前的孩子,無法以抽象的概念認識事物,得透過具體的身體感覺去學習。而聽覺的路徑,可以串起身體與大腦的連結,同時帶入一些抽象的概念。雲門教室4歲幼兒課程裡,有堂「大象與小猴子」的課,以大象代表聲音沉重的定音鼓,小猴子是聲響清脆的三角鐵。不同的聲音,引導孩子認識強和弱,再用身體來表現聲音的質地。
6歲以後的孩子,已能透過生活常見的聲音創作。像是報紙,讓孩子撕、搓、揉,以身體表現出聽到的聲音。雲門教室資深老師黃宜慧發現,有孩子會用身體傳遞「長」的感覺,有些則表達「慢」的聲音,而搓跟揉,則是用細碎、快速的動作去呈現。
在引導孩子聽完韋瓦第的《四季》後,自由分享音樂傳達的季節,連結聽覺與表達力。「有孩子會說,我覺得這一段是春天,因為很活潑有朝氣,」宜慧老師說,也有孩子覺得某一段是夏天,「感覺很熱,好像有很多蒼蠅在飛!」沒有標準答案,純粹讓孩子去聆聽和感受。
生活中有許多聲音,有家人說話的聲音、同事敲打鍵盤的聲音、摩托車疾馳的聲音、樹上鳥叫聲,還有人可以感覺到自己的心跳聲,打開耳朵,聽自己、聽別人、聽生活。
身體打開了,感官就甦醒,生活開始不一樣。

 

<身體提案>把聲音表現出來

日常生活中的聲音,裡面也有不同的音高、音色、節奏、強度跟方向,仔細聽,延伸到身體,也可以變成質地、線條、高低與快慢。
聽!精力向外四射的鞭炮聲、向前滾動而延長的海浪聲、林間輕巧跳躍的鳥鳴聲。打開身體,感覺照片中的老師和孩子,想傳達什麼聲音!想一想,還有什麼聲音?現在就動起來!

 

(作者為雲門教室研發長)
(律動設計及示範/趙苑純老師、廖宥鈞)

文章來源:自由時報

arrow
arrow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