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多樣的海洋世界
郭道仁先生是一個資深的潛水人,在水面下的世界悠游了數十年,到過一般人幾乎不可能到達的地方-水下100.9公尺的深度。在漆黑冰冷的海水中,發現了世界上新的魚種;也曾在黑潮中隨著黑潮漂流,與旗魚偶遇對望;近年來更成為軟絲仔的褓母,在台灣的東北角呵護軟絲仔寶寶的成長,戮力於海洋的保育工作。他由一個潛水者,最初手執魚槍狩獵,到後來手持攝影機,為台灣的海洋留下各類重要的畫面。
台灣水下世界的變遷,在他的眼中,衰敗旳速度超乎想像。但陸上的人們只是看到日復一日藍色海面,千百年來沒有多少的變化,就誤以為海洋是永久不變的,而忽略了海洋不時的發出痛苦的呻吟,對他來說,他非常擔心,並急切的希望台灣的人們可以認知到這樣的問題,並採取一些行動的。
海洋勇者
執著的為了海洋付出,其實就是希望未來我們的下一代還能夠擁抱海洋的美好。
廖敏慧是成大醫學院臨床藥學研究所,海洋環境保育工作者。2000年於國家地理雜誌看到來自夏威夷中途島信天翁死亡的照片,其中信天翁胃中充斥各式塑膠物品,啓發關懷海洋的動機,2006年在因緣際會下,申請台大海洋所,投入海洋研究的世界,發現人類塑膠垃圾對海洋及大海中浮游生物造成威脅,亦產生兩倍於德州大小的北太平洋垃圾渦流,為了瞭解更多海洋實際現況,2011年7月,在無帆船航行的經驗下搭上帆船,從夏威夷至溫哥華,以22天、將近三千公里的航行,以自身 活動提醒大家更重視海洋現況。
海洋汙染不再遙遠,每個人都可以為海洋做一些什麼。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