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到6月份的澎湖,海天一色清朗,柔風徐徐慵懶,陽光被吹得溫暖而不炙烈,即便烏雲沉鬱壓近海面,雨也下得爽快俐落,正是我們好好探索臺灣離島的好時機!從馬公騎到漁翁島燈塔,便是跳島,只不過因為幾座橋樑的連結,讓人不知不覺就「跳」上了中屯、白沙、西嶼。當然,帶著單車出海,無論吉貝或望安、七美,感受就更加鮮明了!
南北極點悠哉串騎 澎湖單車跳島旅行。(時周提供)
航向極北吉貝嶼
馬公市區循203縣道往北,路寬車少視野遼闊,巨大風車凌空悠悠轉,過了海堤往右沿海邊單車道踏騎,便可騎上中屯風力園區,完成第一座跳島。跨過永安橋進入白沙鄉,逕往位於赤崁的北海遊客中心,單程15公里的暖身,輕鬆自在。15分鐘左右的船程中,遙望偶像劇經常拍攝的場景「險礁嶼」後,便抵達吉貝嶼。
吉貝是澎湖群島中,最北的有人島,極北的目斗嶼,因著黑白相間的燈塔,顯而易見。較高的東側為玄武岩方山台地,海積地形組成的沙灘多分布於西側,南邊的沙嘴更是吉貝的代表地景,它也是澎湖石滬密度最高的島嶼,環島一圈8公里,只有港口那一小段爬坡。
環島平緩逍遙騎
海港進入聚落途中,大紅色如木魚般造型的「西殼」,與島東邊如缽的「東鐘」,分居信仰中心觀音寺兩端,為守護島嶼的特殊神器。聚落集中在海港上方的島南,街巷安靜,石頭屋與鑲著壽字石窗的老屋錯落其間,防波堤連砌的高牆,縮小版的目斗嶼燈塔、逗趣的彩繪則流露樸實漁村的年輕活力。此去經過「東鐘」,沙灘連著岩礁開展至無垠海景,小丘矮矮起伏,草坡上葉片飽滿的植物叢叢簇簇,無畏高鹽度海風吹拂,兀自展現旺盛生命力。島的北方,石滬處處,強勁東北季風鼓動大浪帶上不少海飄物,寶特瓶躺在草坡上,竟方向一致地如人為的地景裝置藝術。不需要所謂的「景點」,居高凝望吉貝海港,海堤吹風靜坐,晨昏漫步美麗的沙尾,踩著單車慢慢環島,吉貝至少住上一晚,別匆匆來去。
海角極南七美嶼
雙心石滬最浪漫、小台灣最傳神,但,七美不只如此,豐富的地質景觀、特殊的石塔人文風貌,在在形塑出澎湖極南島嶼的獨特。克服了海港騎上七美人塚、七美燈塔的那段陡坡,環島途中雖多有起伏,不像吉貝那麼平坦,但時而傍著海水、時而高踞崖上、偌大草坡上的羊群,讓人全然不覺踏騎的疲累。海崖高聳衝出海面的七美,遠望就如一塊表面平坦的「方山」,東部、北部的海崖最豐富多樣,紋理美觀的褶皺、自然勾勒的海蝕洞,或是平坦外展的海蝕平台,無一不讓人讚嘆天工巧手。
地景造物巧手雕
海底火山噴發熔岩形成的放射狀柱狀玄武岩,成了蹲坐海中的「大獅」,牛姆坪「小台灣」海蝕平台東南邊,被海水長期侵蝕形成的「分岔仔」海蝕岩柱也非常獨特。海蝕平台除了「小台灣」,更壯闊的為「龍埕」,火山角礫石明顯的褶皺受到擠壓彎曲,紋理如畫,其間分布著海蝕洞與壺穴,富想像觀察力者,還能看出整片海蝕平台有著龍身、龍首與龍珠。石塔可說是澎湖代表性人文景觀之一,如同「石敢當」的「鎮邪止煞」,海島子民更希冀「鎮風止浪」,雙心石滬旁的「金龍石塔」以9層加上金龍,可想見冬季風力之強勁。馬公鎖港、西嶼內垵、外垵也有列為古蹟的石塔。單車踏騎七美主要景點的路徑,環島約莫12公里,但起伏較大,且面積比吉貝大上一倍,航程更遠,最悠哉的玩法當然得至少住上一晚!
澎管處免費單車領騎
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即日起至6月30日,提供免費的「單車領騎」,由專業單車領隊帶領,規畫了3條深度體驗路線,只要5人以上團體,於活動前7天提出申請即可。全程15公里的「馬公浪漫人文祕徑」以主要景點如觀音亭、眷村文化保存園區、天后宮等處為主。全程55公里的「馬公湖西黃金海岸祕徑」則以澎南地區的風櫃洞、多處知名沙灘、奎壁「摩西分海」等處環遊。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