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will have some fish, while the poor things are still around." — 《魚線的盡頭》

我們可能是人類史上可以享用新鮮野生魚類的最後ㄧ個世代!可能很多人都看過《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這部電影,2006年它以紀錄片的形式描寫全球暖化造成的改變;而接下來,邵廣昭老師要帶我們認識的,是身在島嶼上的大家,過去可能從不知道、也不願面對的海洋真相。

 

什麼是不願面對的海洋真相

海洋生物多樣性與漁業資源的崩潰

自90年代開始,所有的大型魚類資源都開始下滑,截至目前,全球超過70%的漁業都屬於過度捕撈,造成90%大型魚類系群消失,同時,每年約有2700萬噸的魚類被誤捕或棄獲,從這點來說,漁業可說是非常浪費資源的產業。由於近年來大家都喜歡捕食大型魚類,像是旗魚、鮪魚等海中頂級掠食者的數量急劇減少,嚴重破壞生態系平衡,漁業資源也逐漸枯竭(這點可以從美國釣魚比賽冠軍的魚看出端倪:歷年的體積從3公尺一路變小到現在只剩0.5公尺),持續下去,到2048年人類將會沒有海產可吃(2006, Science)。(另外一些證據:(a) 這六十年來全球延繩釣的捕獲量不斷降低 (b)市面上的養殖魚從1980年的20%到2010年已經成長到50%,凸顯出野生漁業資源的匱乏)

人為因素才是造成海洋破壞的主因

我們往往會將很多事情,尤其是自然資源的枯竭歸咎於氣候變遷,彷彿這一切都是自然造成的;但事實是,在海洋資源枯竭的議題上,絕大部分都是人為的後果!(在此是強調過漁的行為)「我們」都是破壞海洋的共犯。在E.O.Wilson的《生物圈的未來》中提及,破壞陸地生物多樣性的殺手可用H.I.P.P.O.這個單字做簡寫,分別代表棲地破壞(Habitat destruction)、入侵種(Invasive species)、污染(pollution)、人口過多(population)、過度利用(overexploitation),到了海中,這五項的重要性稍有變更但依然不可忽視(O.H.P.P.I.),幾乎全是由於人類行為所引發的問題。

當然,氣候變遷也會對海洋生物帶來浩劫,像是全球暖化、海洋酸化(e.g. 可能會影響甲殼類生物、珊瑚生長,造成海洋食物鏈崩盤),然而目前對海洋最大的危機還是「過漁」。從十一世紀人類便開始獵殺海洋,隨著漁場的擴張,現在全世界幾乎很難找到哪裡的魚是安全的了!在2010年出版的全球多樣性展望(GBO-3)中也提到,海洋生物是目前滅絕速度最快的一群,其挽救工作正處於「臨界點」。(一些證據:台灣潮間帶的魚種數量從1999年還多於300種,到2011年只剩不到50種,每50年約少2/3)

其他像是台灣東港的黑鮪季,現在捕獲的黑鮪70%都不超過1歲,顯示魚類還來不及長大就被補起來,漁業資源逐漸枯竭。單從表面上看,今年的鮪魚捕獲數比起往年大大增加,這難道意味著海洋資源重新恢復了嗎?其實不然,因為台灣政府這幾年積極護漁,才讓整體的漁獲量上升,但其實只是將捕撈地區擴大,原本的漁業資源並沒有恢復。

11851785844_62478d0aeb_z

漁業統計資料是否正確、公開?

當我們需要討論漁業資源管理時,首先需要的,就是公開正確的漁業統計資料,而我們目前的漁業資料往往是讓漁民自行填寫,大致可以反應一些變化的趨勢,卻仍與真實情形有出入。從現有的漁業署資料分析,幾乎所有的漁業資源都在減少,像是台灣最驕傲的「烏金」,過去曾經可以抓超過200萬尾,而現在最多只能捕到20萬尾左右;少數增加的都是一些小型魚群(如秋刀魚),這些小魚的生命週期較短,本身恢復力相對較快,也由於身為高階掠食者的大型魚類被過度捕撈,這些小魚的數量便隨之增加。

但是,上面的資料都只是大致的趨勢,要擬定完整的政策絕對需要更加嚴密詳盡的數據,但政府機關卻常有許多理由或藉口不願公開,像是研究成果尚未發表、若干敏感保育物種不能公開、智慧財產權不清楚⋯⋯等等,甚至連個資法也可能成為不公開的理由。

14907643412_4a24ecd104_z

 

漁業統計資料是否正確、公開?

當我們需要討論漁業資源管理時,首先需要的,就是公開正確的漁業統計資料,而我們目前的漁業資料往往是讓漁民自行填寫,大致可以反應一些變化的趨勢,卻仍與真實情形有出入。從現有的漁業署資料分析,幾乎所有的漁業資源都在減少,像是台灣最驕傲的「烏金」,過去曾經可以抓超過200萬尾,而現在最多只能捕到20萬尾左右;少數增加的都是一些小型魚群(如秋刀魚),這些小魚的生命週期較短,本身恢復力相對較快,也由於身為高階掠食者的大型魚類被過度捕撈,這些小魚的數量便隨之增加。

但是,上面的資料都只是大致的趨勢,要擬定完整的政策絕對需要更加嚴密詳盡的數據,但政府機關卻常有許多理由或藉口不願公開,像是研究成果尚未發表、若干敏感保育物種不能公開、智慧財產權不清楚⋯⋯等等,甚至連個資法也可能成為不公開的理由。

管理是否有效?

2007年,漁業署曾設立全民漁業教室加強教育宣導,提倡「選好魚、吃好魚、年年有餘」、「捕對魚、買對魚、才能年年有魚」,一直到「年年要有魚,需要漁業管理」,旨在提高民眾對海鮮食物的認知;但其內容,卻對於「要如何管理」較少著墨,這也是我們目前最需要的!當前的漁業政策,常常都是等到ㄧ個物種快要滅絕時才開始喊保育,但到了這種程度才提高標準往往無力回天;政府訂定漁獲標準時,也都無視科學數據,將漁獲量設得很高,忽略了海洋保育的概念;另外,全球各地普遍存在非法捕撈的狀況,導致漁業資源消耗得更快。

對台灣來說,即使我們的捕撈量和秘魯差不多(總噸數),但由於我們捕的很多都是大型魚類,對生態的傷害幾乎是捕小魚的100倍(此概念稱為「海產足跡」),我們需要負起的責任更是沈重。無奈「吃魚的人和漁民有選票,但是魚沒有選票」,政府的政策常常會受到民代施壓,原本說好要嚴加管理的法規,到了後來演變成失控與資源枯竭的慘劇。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既往的政策只能限制ㄧ個地區的人民,但是一個地方的人民不去捕,其他地方的人也會去捕啊!究竟該如何管理?在落實上還有很長的ㄧ段距離。

我們要什麼?

想守護逐漸枯竭的海洋,我們可以從下面的方法開始:(a) 告訴政治人物尊重科學,嚴格制定限漁政策 (b) 加入行動支持海洋保護區和負責的捕魚行為 (c) 購買魚類前先問清楚來源,只吃符合永續標準的海產,政府與商家也應依此制定海鮮指引,讓消費者能有所選擇。這些方法當然也有一些困難點,像是設立保育區,放入人工魚礁,原意是為了能提供魚類棲息的環境,但卻常常反倒吸引了更多漁民到該處捕撈,導致分不清是「魚礁」還是「漁礁」的殘酷情況。

在心態上,我們應該要充分了解我們生存環境的知識,明白其困境後,去除麻木不人的無感,將知識化為力量,讓環保、生物多樣性及永續發展變成主流意識,才有可能促使整個社會覺醒,挽回失去的海洋。

 

 資料來源: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愛師 部落格 的頭像
    愛師 部落格

    愛師 部落格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