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派理論不知道你是否相信:身體本就有它調適的能力,只要我們把阻礙它自然運作的干擾排除,其實不太需要每病必看醫生,記憶中上次因為感冒看醫生,似乎是多年前的事情了…
身體有免疫力,那心理呢?
其實不但身體有免疫力,心理也有免疫力哦!回想常常讓你無法承受或要抓狂的標準情境,例如:工作一堆、業績無法達到、面對嘮叨的媽或老婆、沒人陪伴寂寞時…,真的每次都如此無法承受嗎?如果後來你不再為同樣的事情抓狂,是因為你愈來愈不被這個情境困擾,或是你把情緒壓抑下去了?愈不被困擾就意味你提昇了免疫力;而壓抑,拿身體做比喻,比較像是你對身體訊號置之不理,告訴自己過去就算了,然而,身體或情緒很可能會在過度的壓抑後,突然來個絕地大反撲,讓你只能棄械投降。如果你習慣壓抑情緒,還記得上一次自己情緒爆發的狀況嗎?真的是因為當時情境引發這麼大的情緒,還是你累積了太久的情緒一起爆發出來呢?
那要如何喚醒自己心理的免疫力呢?提供您簡單的小撇步,只有兩個步驟:1.接納自己,深情的凝視自己®2.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或想好下次可以怎麼處理。
舉例來說,如果上司的突發性改變要求每每都讓你氣憤抓狂,你很清楚即使沒有當場翻臉那也需要努力克制壓抑,其實在這個狀況下,你可以…
1. 接納自己,深情的凝視自己
這個接納自己,不是外在的行為表現,而是內在對自己的撫慰和照顧。因此所謂自我接納,絕不是跳起來告訴老闆:「我對,你錯,我生氣有理!」而是不管自己情緒快衝上來或已然爆發,都願意接受這個面向的自己而不討厭自己,我常和個案練習一個小活動叫做「親愛的自己」,在心裡面深情地告訴自己「親愛的自己,即使你會想發脾氣,即使你剛才已經爆發對老闆無禮,我,依然深愛這樣的你,我,允諾將一直陪伴你、支持你、直到永遠!」
很多人常常問我,這樣好嗎?我會不會「寵」壞自己,下次依然有「壞脾氣」呢?
我就會問他,如果有一個孩子,愛上一個女孩,他的母親或父親百般阻撓,這樣會如何?很多人就會回答,可能會愛得更死去活來甚至私奔,也可能會聽從父母的話但心中抑鬱。
沒錯,這就是我們通常對待自己情緒的方式與結果!我們常常會對自己的情緒懊惱,甚至嚴苛地懲罰自己,希望下次不要再有如此情緒,其實我們的生氣、悲傷、害怕或焦慮,都是我們內在的一個孩子,當你愈懲罰他、愈不喜歡他出現,他可能就會反彈得愈厲害,他也可能會成為只是壓抑的服從,長久來看,不定時炸彈依然存在。
而接納自己,深情的凝視自己,就是跟這些內在的孩子靠近的方法,有時候他們真的有道理,也有時候他們沒道理,但藉由你的撫慰,他們張牙舞爪的樣子就得以被平復,因為他們知道不論如何,這個主人都是愛著他們的,他們不需要特別去強調自己的重要性。而心理的免疫力,如是開始甦醒…
2. 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或想好下次可以怎麼處理
第1步驟是對內的貼近,而第2步驟就是對外的處理了,這個步驟說簡單也很簡單,當第1步驟給了自己情緒足夠的內在支持之後,你就可以讓理性出來囉,如果真的很難決定該怎麼做,你可以想像若是一個第三者和你的老闆有這樣的衝突場景,怎樣的作法是對他、對老闆都好的,例如他可能只是簡單地回覆老闆:「我瞭解了,那我把所有的影響先評估以後,再找您討論。」或如果還不清楚老闆為何有此改變,也可能問他「您的期望我清楚了,但也很想知道您是怎麼考量的,好能做更符合您期望的修改。」
如果已經爆發脾氣,仍然有此時此刻對外的好處理,例如當面、傳個MSN句子、或Email給老闆,讓老闆知道你對他的歉意或對他「大肚能容」的謝意,接著再表達願意深入去了解或評估需求改變的影響。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自己並非壓抑,卻開始能對過去難以面對的情境開始愈來愈有「情緒豁免權」時,恭喜您,您一定是喚醒了本就很強韌的心理免疫力啦!
最後也幫諮商做點置入性行銷!其實,諮商是讓人過得更健康更快樂的方法之一,所以任何人都可以在諮商裡面獲致快樂人生的奧秘,也可以說,每個人其實都需要諮商。因此,如果您在喚醒心理免疫力的過程中,不管有任何收穫或疑問,都很歡迎您跟我們分享!
祝福您擁有快意的職場生涯和美滿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