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天,從養生的角度來看,「潤肺解秋燥」是主要的原則,那麼具體上該怎麼吃,才能健康?秋季做好養生,不僅能防治秋季常見病、多發病,還能增強人體對秋季之後寒冷氣候的適應能力,改善體質。
1、吃時令食品:按照中醫的說法,時令食品也是感應天地之氣而生的,所以最好多吃季節性的養生食品。人工栽培的反季節食品都沒有採集到正常的天地陰陽之氣,還有施化肥的食品及基因食品,都不能作為養生食品。
2、宜酸甜食品:可以養陰生津,抵擋秋天的燥氣,調理肝脾。此外還有一些養肺陰的食品,如:銀耳、豆腐、百合、蜂蜜、糯米、豆芽等,都有溫肺的作用。
3、忌辛辣食品:如蔥薑蒜辣椒之類的,還有烈性酒、油炸食品、油膩食品,避免宣散肺氣。此外,不過食生冷食物,以免損害脾胃。
4、宜食大米粥: 老年人、患有慢性病的人、口舌及皮膚乾燥的人,早上最好是以吃大米粥為主食,可以在大米粥中加入百合、薏米、花生、大棗、蓮子、枸杞及各種豆類,再輔以肉、蛋等其它食品。
5、宜增加體重: 秋天天氣轉涼,食慾也好轉,睡眠充足,汗液分泌減少,體重會適度增加,有利於冬季禦寒。如果體重增加過多,或者是本來就是體質肥胖者,若過度增加體重,容易引起其它疾病。對於這一類人,可多食蔬果、薏仁米、蘑菇、海帶等減肥食品。
「秋季養生」應注意的事項:
1.宜早睡早起:最好晚上十點前就寢,早上六點前起床。這樣身體可充分的休息,也可使心境安逸安靜,神氣收斂,避免肺氣受燥邪的損害,保持肺的清爽功能。
2.注重「潤燥養肺」:肺為腎之母,肺傷則必及腎。所謂「上醫治未病」,若秋季未能把肺照顧好,到了冬季就會腎氣不足,容易腹瀉,難以收藏。肺屬金,旺於秋季,其氣為燥,所以養肺宜「潤燥」。逆之則肺熱葉焦,發為喘咳。有抽煙的人最好戒煙,最起碼要減少抽煙。避免過食辛辣、油膩的食物,如麻辣火鍋等。
3.宜秋凍:初秋之季,雖有涼風時至,但暑熱未盡,因而著衣不宜太多,否則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涼的適應能力。宜穿薄衣,稍帶寒冷,有利於人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從而激發機體逐漸適應寒冷的環境,提高抗病能力。
4.保持心情的平靜:秋景凋零,易引起傷感憂鬱的情緒。因此,在精神調養上,應保持心情寧靜,在秋高氣爽時,不妨外出旅遊,保持心情舒暢,宣泄積郁之情。
5.調飲食:秋天氣候乾燥,應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銀耳等,少吃蔥、薑、蒜等辛味之品。若出汗較多,可適量補充些鹽水,補充時以少量、多次、緩飲為準則。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