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一度哥本哈根時尚高峰會前夕,綠色和平發布《狂歡之後:國際時尚消費調查報告》,該報告針對中國大陸、香港、台灣、義大利及德國於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所做的消費者調查。調查顯示過度消費已成為國際現象,蔓延至世界各地,東亞尤其嚴重。

  • 衝動造成過度消費,許多民眾衣櫃內都是標籤未剪的不需要衣物。(資料照,記者陳炳宏攝)

    衝動造成過度消費,許多民眾衣櫃內都是標籤未剪的不需要衣物。(資料照,記者陳炳宏攝)

此次研究主要針對消費者的購物行為、動機及對於購買新裝的情緒反應進行調查,結果發現,購物帶來的快感消逝極快,近5成歐洲和東亞的受訪者表示血拚帶來的興奮感不到1天即消失。東亞地區的受訪者更有超過3成的民眾反映,當興奮感消失後,內心感覺更加空虛。

綠色和平「時尚去毒」專案國際主持人Kirsten Brodde指出:「我們的調查反映狂歡式的購物後,往往伴隨由空虛與內疚組合而成的負面情緒。民眾開始發現自己被困在一個便宜、拋棄式、永無饜足的潮流裡頭,並且發現過度消費的行為不能帶來持續的快樂。這個現象是對於現今採用快時尚模式的企業及廣告商的警告,快時尚品牌應該從根本改變其商業模式,從當前大規模生產與快速淘汰的速食時裝,緩下腳步,生產更耐穿的時裝。

調查中發現,衣物過度消費的情況普遍:受訪國家的調查當中,經常性購買過多衣服、鞋、包包及配件的行為已成普遍現象,尤以中國大陸及香港的情況特別嚴重。多數受訪者都承認自己擁有的衣服比需要多,很多受訪者衣櫥裡還掛著吊牌未剪、穿不到的新衣。

另外,基於社交及情緒的購物動機大增、人們對購物產生情緒上的依賴或影響日常作息、購物滿足感短暫、使用社群網站、社交軟體會引發購物慾望,都是此次調查的發現。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羅可容表示:「社群媒體、廣告經常將購物連結到『快樂』、『幸福』等感受上,然而,調查結果打破了這個為行銷創造出來的迷思。即便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衝動購物對消費者的心理層面都帶來負面影響。」

綠色和平表示,希望藉此次調查,提昇民眾對於衝動購物的了解與自覺。針對鼓吹快速消費的時尚產業,綠色和平呼籲,現今的商業模式應立即改變,企業和品牌應該重視過度消費的負面影響,並引以為鑑。環境乃至消費者的心理,在鼓吹快速、過度消費的獲利模式下已嚴重失衡,當前的商業模式不僅超出地球的環境負載力,也使人們迷失。環境問題快速惡化下,企業有責任儘早做出符合永續性的決策。

 

轉自: 自由時報(2017-5-8)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060278

arrow
arrow

    愛師 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